牢牢守好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
貴州推進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成效明顯
本報訊 (記者 李 嘉)近日,記者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系列專場新聞吹風會上獲悉,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牢守好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2021年以來,貴州省強化資金保障,創新支持方式,健全財政政策,不斷優化支出結構,堅持把生態環保投入放在重要位置優先保障。
據了解,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貴州省財政累計統籌安排中央和省級資金超千億元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同時強化財政資金監管,加強資金績效評價和結果運用,為貴州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提供強大動能,充分發揮了政府投資基金的投資引導和杠桿撬動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保領域。
此外,貴州省先后出臺了25條財政支持生態文明建設出新績政策措施、20條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措施、支持綠色金融相關政策等,通過財稅支持、金融扶持、激勵約束,營造優良投融資環境,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
貴州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楊波在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以來,貴州省設立了“四化”、生態環保和新動能基金,累計注入財政資金693億元,投資項目412個,帶動金融及社會資本投入2594.7億元,其中支持綠色生態產業相關項目99個,共投入162億元,帶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669億元。
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是2022年印發的《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的鮮明主旨。該文件明確提出,貴州要建設新型綜合能源基地、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為貴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貴州省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曉陽表示,近年來,貴州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一大批項目和企業相繼落戶貴州,集風、光、儲全產業鏈于一體的新能源產業生態正在形成。
一組數據值得關注:過去三年,貴州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的發展動能持續增強,貴州省該產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2%;當前,全球四分之一的三元前驅體、全國五分之四的濕法凈化磷酸在貴州生產,全國生產的大約每3輛電動汽車中,就有1輛裝載著貴州“磷元素”。
“2023年上半年,貴州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繼續實現高速增長,下半年新開工項目預計達15個以上,建成投產項目20個以上。到2025年,將建設成為國內外重要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材料研發生產基地,成為貴州在產業發展上新的增長極。”劉曉陽說。
依托生態資源和政策紅利疊加優勢,強化科技和數字賦能,貴州始終沿著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前行。
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糧食儲備局局長彭顯華表示,近年來,貴州推動能源低碳轉型,推動產業綠色升級,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全力打造包含畢節、六盤水、安順、黔西南、黔南5個百萬千瓦光伏基地和烏江、北盤江、南盤江、清水江流域4個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堅持以綠色低碳為鮮明導向,支持創建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等各類綠色制造體系,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
如今,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已成為貴州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平臺和有效載體,堪稱美麗中國建設具有示范作用的“細胞工程”。
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環境監察專員王英賢表示,2021年以來,貴州省把生態文明示范創建作為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目標引領、強化指導、問題導向、創新機制、典型示范、突出重點”多措并舉,扎實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
截至目前,貴陽市觀山湖區、遵義市仁懷市和余慶縣等10個縣(市)區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貴陽市花溪區、銅仁市江口縣太平鎮和黔西南州興義市萬峰林街道等6個地方創成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遵義市務川縣創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遵義市湄潭縣、銅仁市印江縣木黃鎮、黔南州平塘縣等18個地方創成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