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喬燕強 佟學博)7月15日上午,“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投產儀式”在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舉行。該基地投產后,將實現解決“卡脖子”技術的特高壓套管產品批量化生產,助推我國輸變電產業安全水平不斷提升。
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由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沈陽和新套管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總投資6.4億元,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除了常規產品,該基地將生產±800kV干式直流套管、±1100kV特高壓直流套管和1100kV特高壓干式交流套管等解決特高壓產品組部件“卡脖子”技術的特高壓“明星產品”,預計年產4360根,年銷售收入約6億元。
沈陽和新套管有限公司特高壓套管生產車間
在我國,特高壓電網指1000kV及以上交流電網或±800kV及以上直流電網。要想遠距離送電,必然要運用特高壓送電技術,一條±8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最遠經濟送電距離可以達到2500千米以上。但是作為特高壓工程所用變壓器的重要組部件,±800kV套管一直依賴進口,成為制約我國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的短板和瓶頸。
據介紹,2020年1月,在國家電網公司組織的套管技術攻關項目中,沈陽和新套管有限公司承擔了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用±800kV干式直流套管這一重量級產品的研制任務。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首支國產±800kV干式直流套管在2020年12月研制成功,并通過一年的掛網運行得到認可,于2021年12月5日通過了國家級鑒定,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同類產品國際領先水平,成功躋身高精技術“國家隊”。為解決廠房生產及試驗能力不足,特高壓套管無法完成批量化生產的問題,2022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
現在,走進剛投產的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會看到眾多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化裝備及數字化系統:金屬件機器人三維掃描檢測線,可以利用智能掃描建模技術,讓機器人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對產品進行全方位立體的尺寸測量;創新研發行業首條套管機器人自動裝配生產線,利用條碼、RFID、視覺、力覺、機器人及信息化技術,實現兼容607種產品的共線柔性化生產;PLM、MOM等信息化系統的應用,實現了人機料法環的數字化連接,信息流及數據流全面貫通各業務場景。
220全自動裝配線
該基地專門建設了特高壓套管車間,配備一條特高壓套管裝配線、一套特高壓套管全自動真空干燥澆注系統以及一套特高壓套管抽空注油系統,結合一座背景局放小于1pC的特高壓套管試驗大廳,使得解決“卡脖子”技術的特高壓套管實現批量化生產成為現實。
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試驗大廳
(特變電工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生產的±800kV干式直流套管,是解決特高壓產品組部件“卡脖子”技術的特高壓“明星產品”)
此外,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正在構建一個覆蓋全基地的5G專網,用于提升公司在特高壓套管方面的協同設計、協同制造、協同服務等方面的能力,預計明年2月建設完成。
“利用專網,基地可以實現5G+遠程控制、輔助裝配、質量控制、倉儲管理、遠程監造等場景。”沈陽和新套管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啟瑞介紹,拿5G+倉儲管理為例,5G網絡可以升級現有的智能配送系統,“我們可以利用高速網絡,對AGV小車設備進行低延時操控,調度系統指派適宜的AGV小車快速移動至物料區,通過小車上的工業相機,根據指令對物料進行自動識別并快速轉運,減少時間成本,保守估計可以節約時間70%左右。”
根據國家“十四五”及未來十年的特高壓電網建設規劃,每年預計將有至少2條特高壓直流項目核準和建設,這意味著,對于國產特高壓套管的需求量也將逐漸加大。
“特高壓套管技術的進步,與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的投產,搬掉了困擾我國特高壓套管‘技術+生產’兩塊大石頭,我們國產的高壓套管也可以更好、更快地批量化生產了,這將特高壓套管技術的深入發展發揮重要支撐作用。在搶抓‘雙碳’機遇的節點上,我們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推動重大技術攻關產品的產學研用,通過自主創新向更深處探索,全方面提高企業在特高壓領域的競爭力,為加速推動中國重大裝備及高端組部件國產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馬旭平說。
當天下午還召開了“特高壓套管卡脖子核心技術攻關高峰論壇”。論壇上,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有限公司發布了近三年來通過國家級鑒定的30項輸變電行業新產品,其中13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余17項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些具有典型性、領先性的產品,為推動我國輸變電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低碳發展、實現產業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