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李 恒 王自宸 閆 睿 袁 全
盛夏時節,江城生機盎然。走進位于湖北省武漢東湖高新區的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工科技”),激光切割機行云流水般在鋼材上雕琢,噴濺出耀眼的火花。
“從首套國產化數控激光切割機,到首臺高性能光纖激光器,華工科技已創下60多項國內行業第一。”該公司董事長馬新強介紹,近年來,華工科技緊緊圍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皮秒、飛秒等超快激光器國產化率提升至90%以上,累計承擔200余項省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
從一根光纖起步,到如今在光電子信息產業獨樹一幟。光谷,以“光”命名,因“光”聞名。武漢東湖高新區,1988年,正式掛牌成立;2001年,被批準為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一束光”,如何變幻出萬千創新因子?
1979年,我國第一根實用化光纖在中國信科集團的前身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誕生。此后,該院改制為烽火科技集團,逐漸成長為全球知名光電子信息企業,帶動崛起多家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領軍企業,延伸出萬億級產業集群。
記者調研了解到,大約3年前,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迅科技”)研發人員抓住光纖通信帶寬向C++波段演進的趨勢,研制出光纖放大器產品。許多國外廠商紛紛上門希望購買產品。光迅科技副總經理卜勤練測算,這一領域預計為中國企業打開8億美元的海外市場。
像光迅科技一樣,聚集在中國信科集團周邊地區的光電子信息企業已達1.6萬家,涵蓋了光纖應用延伸的“光芯屏端網”全產業鏈。一批批光谷光電子信息企業不僅引領中國市場,還成功打進海外市場。
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杜海洋說,光電子信息產業是應用廣泛的戰略高技術產業,光谷在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獨樹一幟,不僅是因為產業集群規模效應明顯、產業特色鮮明,更為重要的是光谷有著持續創新的發展能力和充滿活力的產業氛圍。
構建“孵化器—初創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誕生新產業”的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鏈條,搭建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多年來,武漢牽住創新“牛鼻子”,在機制、體制上不斷推陳出新,從資本、平臺、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持續提升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吸引力。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武漢突出的科教資源優勢至關重要。光谷區域集聚了華中科技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吸引了眾多人才及海內外人才團隊。
全國首個400G相干商用硅光收發芯片、全球首款128層三維閃存存儲芯片、全國首臺最大功率10萬瓦的工業光纖激光器……光谷科技創新基因不斷提升,多項成果接連涌現,推動光谷光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5000億元,成為武漢乃至湖北經濟增長重要動力。
今年4月,湖北省科技創新辦公室印發《加快推進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協同創新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從科技共興、產業共聚、載體共建、資源共享、生態共筑等方面推出系列舉措,全力將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打造成為原始創新策源地、離岸科創集聚地、產業合作新高地。
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以光谷為核心承載區,聯動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區、江夏區,輻射帶動鄂州市、黃石市、黃岡市、咸寧市等地。
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吳駿表示,下一步,將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布局,加快建設武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打造“支撐中部、輻射全國、融入世界”的創新增長極。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