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許創業)近日,深圳市標準化協會發布了深圳標準理論研究項目——《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領域標準規則銜接研究——以供應鏈物流為例》。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聚焦供應鏈領域的標準規則銜接研究,旨在通過科學化、規范化的標準,引導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領域工作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
那么,它涉及到哪些方面,何時銜接落地?一起來看看。
據悉,該研究項目主要聚焦研究背景與意義、國內外供應鏈標準規則銜接現狀、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物流標準化現狀及存在問題、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標準化規則銜接的實施建議等四個方面,總結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物流標準化工作現狀和經驗,并提出了后續相關實施建議。
據介紹,隨著“十三五”戰略的出臺,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已上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層。當前,粵港澳三地均已形成高度發達、互為聯通的產業集群,呈現明顯的供應鏈和產業鏈主體競爭態勢。2019年2月18日,國務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中多次提到要加快灣區供應鏈產業發展,“推進粵港澳物流合作發展,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鏈物流,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建設國際物流樞紐” 。以突出的供應鏈優勢促進產業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基于市場機制探索跨越經濟制度差異,降低區域制度性成本,加快制度創新,促進大灣區經濟一體化發展。
據了解,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全過程的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物流是供應鏈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供應鏈體系的標準化離不開物流標準化的支撐與協同,在我國產業經濟與商貿流通向供應鏈體系轉型升級并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背景與趨勢下,標準化始終是這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與驅動力量。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標準化規則銜接研究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領域高質量發展、促進全國供應鏈標準化和市場一體化、促進標準制度型開放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拓寬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空間,暢聯溝通渠道,高效流動生產要素,實現合理配置資源,有利于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提高國際貿易的合作質量和效率。
標準意味著“約束”,相應的,也會帶來“信任”。當上游有了國家標準,未來會綜合提升消費端對供應鏈領域的信任度,加快供應鏈中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要素的流動,更為精確快速地采集傳送信息,以標準化來實現供應鏈中上下游商業伙伴間的數據交流共享,切實實現需求側和供給側的精確匹配。
該研究項目的推出,是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領域工作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有力舉措,也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彰顯擔當的重要體現,更是我國供應鏈領域標準化體系不斷完善過程中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