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 賈潤梅)近日,新華社瞭望智庫圍繞“數字科技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角色與作用”舉辦了閉門研討會。與會專家認為,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有懂市場、重應用的天然優勢,鼓勵企業做市場導向的應用創新、把關鍵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在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常務副主席,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秘書長張景安看來,企業一直以來都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在談論科技創新時,要把科學和技術分開來看,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有著不同的邏輯,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著不同的分工。
張景安認為,人們常提及的創新指的是技術創新,本質是技術和商業活動,需要符合市場規律。即使是“卡脖子”技術,大多數都是產業技術,也需符合市場原則實現應用。
“對于技術的研究是全鏈條的,技術創新需要產業化,未來國際競爭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的產業化鏈條,在于培養有世界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這些都需要以企業為主體才能實現。”張景安說。
直面市場、參與競爭、重視應用,這些都是企業參與科技創新的獨特優勢。張景安認為,我國有場景、有賽道優勢,支持和服務企業創新,各方形成合力才能實現突破。
基礎研究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根本,企業可以在哪些領域有所突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田杰棠認為,基礎研究中的自由探索應該主要由大學等完成,企業要做的是市場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應用創新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沒有應用整個科技創新體系就沒有形成閉環,而大多數的科技創新成果都需要通過市場落地。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創新發展政策所副所長眭紀剛有著類似的看法。他表示,加強科技創新能力需要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加大基礎研究。對于企業來說,基礎研究并不是指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而是應用導向的基礎研究。
眭紀剛說,身處數字時代,數字科技企業在科技創新中會居于更加中心的位置,因為所有主體都會應用數字技術,這是創新體系產生的一種顛覆式變革。數字科技企業不僅是技術基礎設施,還是創新體系中心的節點,也將成為創新體系的新型創新主體。
以算力為例,這是數字科技企業提供的一項基本服務。它既能輔助進行決策,同時能更好地把其他創新主體緊密聯系起來,可以提升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和創新體系的整體效能,這是數字科技企業發揮的重要作用。
田杰棠提到,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帶來全球性的突破性創新,人工智能的創新能力很大一部分在企業,特別是數字平臺企業。數字科技企業必須抓住這輪人工智能的機遇,這也是未來大國博弈的主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