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公司解讀中國食品飲料企業發展趨勢
善用智能智造 擁抱市場新趨勢
□ 本報記者 丁 瑩
近日,全球性咨詢公司貝恩公司發布最新研究《從制造到“智能智造”,食品飲料行業如何提升供應鏈競爭力?》(以下簡稱“報告”),以第三方視角分享當前中國食品飲料市場的宏觀趨勢,解讀企業打造未來工廠及相關供應鏈的必要性和贏得成功的變革要素,展示相關企業案例,并為企業歸納“避坑指南”,從而走出智能智造轉型的常見誤區,加速成功轉型。
智能智造引領未來工廠和供應鏈
報告提出,作為食品飲料的生產和消費大國,多年來,中國食品飲料制造業持續發展壯大,市場成熟度不斷提升。目前,貝恩研究發現六大新趨勢給在華跨國企業及本土企業帶來更大挑戰。
六大新趨勢包括:成本投入激增,急需降本增效;競爭愈發激烈,打造卓越制造和供應鏈的競爭優勢;法規日趨嚴格,需要不斷加強食品安全和質量保障;消費者關注環境和可持續生產;智能技術迭代,為智能智造提供了成熟解決方案;產品組合增多,探索自動化基礎上的柔性制造。
未來工廠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國內外的領先制造企業紛紛在現有工廠和新建工廠引入智能智造未來工廠模式,以應對行業變革并提升競爭力。從企業自身來看,未來工廠的好處頗多,例如在進行工廠擴建、生產輪班制度調整和內化制造能力時,引入智能智造系統來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和降低次品率。
在六大趨勢的推動下,引入未來工廠和供應鏈已經成為食品飲料制造企業的戰略重點。然而現實中,許多管理者會陷入僅僅專注于軟硬件技術升級的迷思,一味為工廠配置自動化技術平臺和設備,認為這么做就可以使企業達成智能智造的目標。這樣做反而會讓企業走彎路,引發一系列潛在風險。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蔡晴表示,未來工廠是一場變革轉型,而不僅是一次固定資產投資。那些在未來工廠和供應鏈體系升級之旅中走得更遠的企業,不但能獲得投資回報,還將提高整個組織的敏捷性、靈活性、韌性和成熟度,從而打造供應鏈的新競爭優勢。
擁抱未來工廠應防“中招”誤區
通過研究大量企業智能智造轉型案例,報告提出6個企業最常見的誤區:
既無明確愿景,又缺少戰略指導。企業領導者常常存在“為轉型而轉型”的情況,不清楚所要達成的愿景、目的,盲目地采取行動。這樣往往會造成投資損失,事倍功半。正確的做法是,戰略上,做到以終為始,分階段達成戰略目標;行動上,做到“力”出一孔,有的放矢進行有針對性的能力建設。
一味堆砌技術,忽視底層基礎建設。領導者簡單、重復地投資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忽視流程、體系和標準的底層設計,導致各個環節獨立不兼容,陷入打補丁、多次投資的怪圈。
僅僅改善單一環節,缺少端到端價值流轉型的全局觀。領導者僅理解智能智造的字面意思,將目光聚焦在提升制造和生產效率,沒有意識到制造與價值鏈其他重要環節的內在聯系,這種做法限制了企業達成整體目標。未來,企業要將目光放長遠,培養端到端價值流轉型的全局觀,比如,通過數字化研發來提高產品上市速度、通過數字化排產來提升小批量多品類生產等。
單一追求降本增效,忽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部分傳統企業的領導者會過度集中于短期的降本增效,而沒有制定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藍圖。貝恩發現,那些采用物聯網實時傳感器進行數據聚合的企業,通過管理能源消耗、排放、廢物和用水,不僅可以提高企業利潤,還可以實現可持續性優化,更好保護環境。
忽略工廠之間的產品和流程的差異性。領導者要明確,落地智能智造的解決方案時,不是簡單地將其復制到各工廠中。企業總部數字化團隊在設計未來工廠的總體策略和實施路徑時,就要一盤棋考慮不同工廠的具體情況,設計好柔性的解決方案來包容不同的應用場景和實際需求。
忽視數字化治理(人才和組織)對企業實現快速轉型和擴展的重要性。智能智造轉型對企業的組織能力和人才提出新要求,需要配備專業人員來應用工業4.0技術。如果領導者忽視數字化治理,或許將導致企業不能做出最優決策,也限制工業4.0技術的應用潛力。
未來藍圖愿景站C位兼顧其他
參考成功企業的轉型經驗,貝恩總結出企業成功五大要素——管理者應當把企業愿景放在C位,即從制造到“智能制造”,打造供應鏈的新競爭優勢,聚焦成本、質量和柔性制造三大指標;圍繞愿景,建立精益生產系統,即優化工廠、實現人機料法環各關鍵要素的精益運營、減少浪費;再按照精益的流程落地智能制造數字化用例;搭建靈活完善的數據技術平臺;搭建智能智造及精益團隊等組織和運營模式。
從前期布局到戰略落地,貝恩建議,一方面,管理者應當對于未來工廠和供應鏈的目標和應用范圍做到心中有數,明確應用級別,以及了解現有工廠與新建工廠的要求分別是什么,有哪些與自身業務相關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管理者需要制定未來工廠和供應鏈的推進策略,包括制定適合自身的長期戰略,并落實重點應用場景,考慮企業可能面臨的局限、制造流程數字化、獲取外部合作伙伴信息、明確各階段成果。在推進的過程中,組建智能智造和精益運營團隊,培養全員智能智造的能力和文化。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