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國產大飛機“展翅”
大飛機產業可靠性發展(無錫)大會聚焦機載產品質量可靠性提升及航空國產化
□ 本報記者 胡錫豐
12月12日—13日,廣電計量檢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計量”)聯合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政府、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主辦的2023大飛機產業可靠性發展(無錫)大會召開。會議特邀3位院士及民用大飛機領域政、企、學、研、用各方機構代表,聚焦機載產品質量可靠性提升及航空國產化等熱點問題,助力構建自主創新的高可靠性民機產業鏈,助推我國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
廣電計量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明志茂表示,大飛機作為最復雜的工業產品,“以精確測量為主要手段”的試驗驗證環節是確保大飛機性能可靠性、國際互認性的重要手段。廣電計量從設計、制造到驗證,承擔C919大飛機多個系統部件的復雜環境試驗、電磁兼容試驗及軟件測試項目;成功實現多項國內“首次”,包括完成大飛機機載A級系統國內首次試驗、國內首例AG-600水陸兩棲飛機機載產品結冰試驗等。
就民機設備系統和元器件的可靠性問題,中國商飛原總經理、專家組組長趙越讓在致辭時表示,可靠性極其重要,是影響大飛機安全性、經濟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希望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共同研討航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模式,加強航空產業鏈的交流和協同創新,助力制造強國航空強國的建設。
本次大會分為院士論壇、技術交流論壇兩個部分。3位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的院士,同臺共話大飛機國產化及可靠性提升,分別從系統工程、結構壽命、機械可靠性等角度分享大飛機前沿技術話題,引發全場熱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自力結合質量強國的國家戰略和質量變革新時代發展需求,從質量工程變革需求等4個方面,系統介紹質量與可靠性技術發展路線,并從模型化、智能化、微觀化等方面闡釋可靠性系統工程的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閆楚良表示,大會報告針對飛機疲勞壽命分散系數等目前存在的問題展開深入解析,為提升飛機壽命可靠性評定工作提供有益思路。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錢征華在討論中著重強調航空飛機可靠性分析的重要性,分享了滑油磨屑應用研究有關成果等,前沿觀點引起與會者濃厚興趣。
作為資金密集、技術密集、資源密集的產業,大飛機項目被譽為“現代制造業的明珠”,背后是強大的產業鏈和能夠帶動上百個工業門類的價值鏈。今年5月,我國自主研制的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實現商業首航,讓中國人乘坐國產大飛機的夢想照進現實。但目前,全球商用飛機市場仍被西方壟斷,國產大飛機如何進一步提升機載產品質量可靠性,是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大課題。
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王鴻鑫在發言中表示,希望國內參研單位加深對民機可靠性的理解,按民機的正向研制之路科學研制,按先進的制造管理理念高質高效生產,為我國民用航空裝備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保駕護航。
今年,中國商飛、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廣電計量聯合共建大飛機可靠性聯合實驗室,其發展情況及未來規劃吸引了參會人員的廣泛關注。大會期間還召開了大飛機可靠性聯合實驗室首次會議,舉行了專家委員會專家、首席科學家聘任儀式,并審議大飛機可靠性聯合實驗室的建設規劃,推進實驗室能力建設提速。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