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燈傳承人白會平——
燈籠掛上天安門
在屯頭村的核心位置,有一座地標性建筑——中國藁城屯頭宮燈博物館。博物館入口處,有一座功德碑,碑上密密麻麻記錄著為建造博物館捐款者的名字。
“這座博物館不僅是屯頭人的驕傲,同樣凝結了所有屯頭人的心意。”博物館館長白會平說,屯頭人造出了宮燈,宮燈也造就了今天的屯頭,把宮燈文化傳承下去是所有屯頭人共同的愿望。
今年57歲的白會平,祖上三代制作宮燈,作為藁城宮燈傳承人的他,自16歲起,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制作宮燈,每天周而復始地選材、雕刻、打磨、畫圖……
“那時候做宮燈非常辛苦,就跟做木工活一樣,學這門手藝的人很少。”靠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老一輩傳下來的精湛技藝,手藝扎實的白會平很快便在行業中嶄露頭角。
1997年,當時年僅30歲的白會平,親手制作的一批大紅燈籠,被掛上了天安門城樓和國家博物館等重要地標建筑,用以慶祝香港回歸。“那段經歷永生難忘。”回想起當時的一幕幕,白會平微微仰頭,目光似是穿透了時光,回到了當時那個既緊張又驕傲的場景。
“回歸儀式開始前,有領導前來巡查,叮囑我們,世界的目光都在看著咱們,不能出現任何閃失。”白會平說,直到儀式結束,所有燈籠如約亮起,沒有一個“掉鏈子”,自己懸著的心才落下來,“手心里全是汗”。
“出道即巔峰”的白會平,并沒有因為年少成名而停止腳步。2005年,藁城區委、區政府牽頭成立了藁城宮燈協會,白會平擔任會長。“宮燈協會是聯系全區宮燈行業的紐帶,工廠可以申請加入協會,但我們對產品質量、銷售都有一定要求。”白會平說。
為助力屯頭宮燈行業發展壯大,宮燈協會還組織宮燈老藝人、生產大戶研究改進工藝,發明了挖篾機、洗竿機等專用機械,實現了半機械化生產。如今在屯頭村,宮燈制作已形成了一個產業鏈,不僅有大大小小的宮燈廠,還分布著底座、布料等各種配件店鋪10多家,200多家農戶從事運輸、銷售等相關產業。
“我們見證了宮燈技術革新,并將其融入宮燈產業發展中。”白會平說,讓小小的宮燈從文化遺產變為重要的文化產業,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創意。
為此,藁城宮燈協會加強了與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等大專院校的聯系,擬成立宮燈研發中心,在燈籠的聲、光、電、造型等領域開展聯合研究。
藁城宮燈“師古而不泥古”,在創新中與時俱進,僅博物館中展出的燈籠就包括紅紗宮燈、木雕宮燈、走馬燈、羊皮燈、工藝紙雕彩燈等上百個品種,其中不少都是白會平親手設計的。
“近年來,藁城宮燈將現代科技融入傳統工藝中,無論是在質量上還是質地上都獨占鰲頭。”白會平說,“我做了一輩子宮燈,宮燈就是我的命根子。我要把這門古老的手藝傳承下去,和更多鄉親一起,推動宮燈產業煥發新活力,讓更多家庭掛上紅紅火火的宮燈,過上紅紅火火的日子”。
(本文由徐雅臣,本報記者何可、賈潤梅采寫)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