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劉延春)歷時7年,穿山越海,攻克了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6月30日,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開通。
深圳電網海上“電力動脈”與深中“交通大動脈”同框。黃海鵬/攝影
珠江口東西兩岸產業如何融合發展?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的內在邏輯關系對產業融合有怎樣的促進和推動作用?繼港珠澳大橋后粵港澳大灣區建成的又一超大型交通工程——深圳通道如何為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地提供更高的服務保障?
日前,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郭萬達、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及深圳企業負責人等回應了相關問題,并就“深圳研發+中山制造”之“大橋經濟”促深中產業融合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和研究,“橋見機遇”,“橋見未來”。
深中通道促進多要素流動 為大灣區注入更多活力
煙波橫,巨龍騰,一橋飛躍東西,聯通深中。深中通道,不僅僅聯通東西兩岸,而且融通灣區,創造無限可能。深圳某國際航空快件公司口岸總監楊梅認為,不僅是深中之間,整個粵東和粵西之間,來往會更方便。“這是歷史性的發展機遇,我們期盼已久,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時鯤說。
一橋飛架,珠江兩岸融通鑄就黃金內灣;民生通,要素通,灣區通,深中通道聯通蘊含著超級活力和能量。
“深中大橋一開通,它帶來什么?最重要的就是促進了要素的流動,帶來市場一體化!”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郭萬達認為,深中通道首先是帶來各種機會,各種要素流通了;車也通了,人流也通了,物流也通了,跟著就是信息、數據各種要素通了。這樣企業家就有機會了,可以組合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產品的創新,科技的創新,然后轉化為產業的融合創新。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郭萬達
郭萬達說,創新必定給大灣區帶來活力,其中包括社會層面的活力。因為大家選擇多了,可以深中兩頭住,就近上班,美食通吃;衣食住行的選擇機會多了,社會面就會呈現洋溢向上的勁頭,勁頭來了,活力就來了!
港珠澳大橋、虎門大橋,與新開通的深圳通道形成了相互支撐的通道群,對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融合發展具有戰略意義。郭萬達認為交通的一體化會帶來市場的一體化,也將加快促成各種產業融合。而產業的融合,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引領下,需要公共服務、營商環境的一體化,還包括政府協調的教育、醫療及至公積金互認等。深中通道的“硬聯通”必將給粵港澳大灣區帶來規則機制的“軟聯通”,帶來產業融合和一體化水平的提高。
深圳研發+中山制造:“大橋經濟”促產業融合發展
隨著深中通道的開通,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們正緊抓機遇,開拓市場。廣東某電機有限公司副總裁黃德才表示,深中通道開通融通了兩地企業界,為當下經濟注入新活力,接下來希望能加強合作,強強聯手,共謀產業融合發展。
深圳某儀器公司中山分公司經理陳維透露,該公司正計劃把總部和研發留在深圳,生產制造放在中山。該公司中山分公司距離深中通道出入口不到兩公里。陳維認為深中通道不僅僅是一道橋梁,也是一條紐帶;它的開通能加速深中兩地的合作交流。
該公司將利用區位優勢加強與周邊企業的合作交流,推動其儀器檢測技術的創新及應用,為提升大灣區乃至全國的智能制造水平貢獻力量。
產業融合解決高質量發展“卡脖子”問題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李晨、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張可云認為,推動灣區產業融合發展,是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卡脖子”技術嚴重威脅到國家的產業安全,是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作為推進產業鏈供應鏈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的新趨勢,產業深度融合可以促進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在產業間流動,助推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
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
國家高端智庫CDI研究員宋丁認為,深中通道的開通必然對深中兩地區域內的資源、產業、資金、人才、信息等各種經濟要素形成全面整合、重新配置以及相互賦能的基本格局,這是內在經濟規律的必然反映,雙向整合式的合理配置必然發生。最終的結果是,深中兩地的經濟優勢將實現互補和共享,兩地經濟將在高密融合中有所差異化地實現共生共享式的戰略突破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