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你是否在網購平臺或微商處購買過外包裝上僅印有外文的進口化妝品或食品?這些進口商品看似“高大上”,實則中文標簽的“缺席”,導致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被虛置。近年來,網購、微商、海外代購日益盛行,為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提供了便利,但不少消費者卻忽視了這些進口商品的進貨渠道和標簽標識,這就為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
日前,浙江省余姚市市場監管局對轄區內一家在淘寶網上銷售無中文標簽進口化妝品和食品的網店,開出了6.5萬余元的“罰單”。
今年3月,市場監管執法人員根據舉報線索依法對位于余姚市泗門鎮的某食品店進行檢查。現場檢查發現該店倉庫貨架上存放著部分無中文標簽的進口化妝品和食品,其中化妝品有粉底液、潔面乳、洗發水等,食品(含保健食品)有魚油、VC咀嚼片、奶片等,商品中不乏雅詩蘭黛、Swisse等知名品牌。
因該店負責人無法提供部分商品的進口批準證明文件、報關資料和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等合法來源證明,執法人員當場對其經營的所有無中文標簽商品實施了扣押。
經查,該店是一家從事食品和化妝品銷售的網店,進貨渠道主要通過貿易公司業務員或代購,其中部分商品無中文標簽。至案發時,其尚未銷售的無中文標簽進口化妝品和食品共有17種246件,涉案金額2.3萬余元。
案發后,當事人對上述無中文標簽的進口化妝品和食品進行召回,共召回去屑洗發水1瓶、斯維詩無腥味高濃度野生魚油1瓶、斯維詩護肝片1瓶、斯維詩男士復合維生素1瓶、澳佳寶無腥味魚油1瓶和斯維詩卵磷脂1瓶,并在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下予以銷毀。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當事人涉嫌經營標簽不符合規定的化妝品和食品。因部分商品的報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缺失,同時也違反了《浙江省反走私綜合治理規定》的有關規定,構成從事無合法來源證明進口貨物經營行為。
近日,余姚市市場監管局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沒收無中文標簽的進口化妝品80瓶和無中文標簽的進口食品166瓶(盒),合計罰沒款65709.91元。
提示
中文標簽和合法來源證明作為進口商品的重要“身份證明”,是說明產品屬性、特征、成分、功能和證明進貨來源的主要載體,也是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工具。
市場監管部門在此提醒進口商品銷售商:經營進口貨物,應當索要或者復制進口貨物的合法來源證明,建立憑證檔案以及進貨、銷售記錄制度,且進口貨物的合法來源證明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同時也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須查看是否貼有中文標簽,并從正規渠道購買,切莫貪圖便宜相信微信朋友圈、手機彈窗、網站鏈接等發布的廣告信息。(來源:余姚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