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1年中秋節、國慶節將至。為使廣大消費者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佳節,海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食品風險防范,安全、科學、文明、理性消費。
一、月餅安全消費提示
1.月餅選購需關注安全
月餅是中秋節的傳統時令性食品,種類繁多、風味各異,有廣式、滇式、蘇式、京式等不同地方派式,消費者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進行選購。采購月餅應去超市等正規銷售場所,并留存購物憑證,若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提醒消費者在挑選月餅時,注意查看產品包裝是否完整,仔細閱讀包裝上的相關信息,不要購買“三無”(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月餅,對于過度包裝的月餅也應自覺抵制,理性消費。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月餅時,應盡量找具有正規運營資質、信用評價高的網站和商家。要與商家確認月餅的生產日期,尤其是一些現做現賣的手工月餅,需要確定郵寄時間,以防過期。
2.月餅食用需注重健康
月餅開封后應盡快食用,未吃完的月餅,要按照產品包裝上標示的保存方法保存。月餅屬于高糖高脂食品,不易消化,消費者一次不宜食用過多。老人、兒童、腸胃功能弱者,以及高血糖、高血脂人群更要注意適量為宜。另外,堅果籽粒是月餅的常用原料,也是常見的過敏原,對堅果過敏的人群在食用前要仔細閱讀配料表,以免誤食引發過敏。對于冰激凌月餅、冰皮月餅等,消費者需要注意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況有選擇性地食用。
二、螃蟹安全消費提示?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講的即是農歷九月、十月分別是雌蟹、雄蟹性腺成熟、肉質豐滿肥美的時期,此時食用最佳,螃蟹也就成為了中秋節餐桌上的明星。
1.螃蟹選購注意事項
選購螃蟹首先要注意其鮮活度,盡量不要挑選死蟹或瀕臨死亡的蟹。因為,螃蟹死后其體內的蛋白質會分解并產生生物胺。隨著死亡時間的延長,蟹體內生物胺逐漸積累。若人體攝入過量的生物胺,特別是多種生物胺同時攝入時,會引起諸如頭痛、惡心、心悸、血壓變化和呼吸紊亂等過敏反應,損害人體健康。
通常情況下,螃蟹的鮮活度可以簡單地通過其“眼、嘴、爪、腿”四個部位進行判斷,具有如下特征的大閘蟹表明其相對新鮮。
眼—用手觸動其眼睛,眼柄會靈活閃動,反應敏捷;
嘴—把捆綁好的蟹放入水中,其嘴巴會吐氣泡;
爪—把最細小的蟹爪拉直,其有彈力且能很快自然彎曲;
腿—解開捆綁好的蟹,能爬且爬行時腹部離地,將其翻轉后,可迅速用腿彈轉翻回。
2.螃蟹烹飪注意事項
吃螃蟹忌生食需煮熟。雖然螃蟹有醉蟹的吃法,但是由于螃蟹的生活環境與習性等因素,蟹身中可能會有大腸桿菌等致病菌,以及管圓線蟲、肺吸蟲、血吸蟲等多種寄生蟲,所以吃螃蟹一定熟吃,不要貪食美味而生吃。加工螃蟹時也一定要高溫蒸煮20分鐘以上,確保煮熟蒸透后,方可食用。
3.螃蟹食用注意事項
螃蟹雖味道鮮美,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由于螃蟹性屬寒涼,所以對于體寒胃虛、過敏性體質的人不建議食用。另外由于螃蟹富含高蛋白,特別是蟹黃、蟹膏中膽固醇含量很高,因此對患有膽結石、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患者也不建議食用。痛風患者及高尿酸血癥患者在急性發作期不宜吃螃蟹,特別是不能吃蟹肉或蟹黃做成的羹、湯。小孩消化功能發育不完善,老年人消化系統老化,功能衰退,吃螃蟹只能淺嘗輒止,切忌多食。特別要注意的是,十個月之前的嬰兒不要吃螃蟹,因為高蛋白會加重嬰兒肝、腎的負擔。
三、節日就餐提示
假期飲食更應注重科學合理。過節期間,食品品種豐富且多以肉食類等為主,應注意飲食的科學合理,葷素搭配。有意識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切忌暴飲暴食,以免驟然增加腸胃消化功能的負擔,引起急性腸胃炎等疾病。消費者要自覺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堅持做到合理消費,培養節儉用餐習慣。
疫情期間不提倡聚集和聚會,如需外出用餐,應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就餐前勤洗手,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外出就餐應選擇安全、衛生的餐飲單位。首先應看餐飲單位是否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等合法營業的證件,要盡量選擇衛生條件好、衛生設施全的餐館就餐,不要到無證小店和街邊就餐。
廣大消費者應提高維權意識。外出就餐注意留存消費小票、發票或頁面截圖等相關憑證,一旦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或者12345,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應及時到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