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在2021年“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活動來臨之際,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對查處的網絡促銷違法經營典型案件進行案例剖析,并發布相關消費提示,強調將通過“網劍行動”等各種行之有效的聯合執法監管手段,切實維護“雙十一”期間網絡交易市場秩序,為消費者放心舒心網購護航。
今年10月,省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全省正常運營的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履行主體責任情況,以及網絡交易平臺內經營者誠信合法經營情況進行檢查。發現部分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未按照要求亮證亮照、未區分已辦理和未辦理主體登記平臺內經營者,未依法依規向市場監管部門報送有關信息。同時,對近2萬家平臺內經營者、逾48萬件商品、超2千個網站開展監測,發現一些網絡交易平臺內經營者存在通過網絡銷售禁售商品、開展違法廣告或宣傳、使用不公平格式條款、進行價格欺詐、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執法人員已對相關違法線索依法展開進一步調查。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士表示,“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活動給廣大消費者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對促進消費發揮了積極作用,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指導,通過線下約談、線上指導和宣傳教育等方式,督促指導平臺企業履行法定義務,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監測監管,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暢通12315投訴舉報渠道,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規范網絡交易市場秩序。
同時,將積極發揮網絡市場監管聯席會議“協同管網”部門聯動優勢,依法規范促銷經營行為,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嚴格規范廣告發布行為、嚴格禁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嚴格防范經營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嚴格禁止銷售違法違禁商品、妥善化解網絡消費糾紛、強化政企溝通協作,持續凈化網絡市場環境。
案例一 商家為求銷量雇人“刷單炒信”
涉案概述:瀘州市某商貿公司網絡虛假交易、虛假宣傳
處罰結果:罰款20萬元
違法事實:2021年5月24日,瀘州市龍馬潭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某商貿公司(以下簡稱當事人)涉嫌“炒單炒信”的線索。執法人員立即展開深入調查核實。經調查發現,當事人分別在兩大知名電商平臺經營網店。為炒作人氣,當事人決定雇傭“刷手”采取“刷單”“刷好評”等方式制造網店銷量大、好評多的假象。當事人與雇傭者達成協議,每月支付一定固定傭金,當網店的銷售額達到一定數量后,還會額外增加薪資。實際操作中,“刷手”在當事人的網店下單,將貨款轉入當事人賬號,當事人針對相應的訂單號實際不發貨,“刷手”在網上虛擬確認收貨。通過刷單,當事人在電商平臺上形成的營業額數據為122萬余元,其經營假象欺騙和誤導了消費者。案件查實后,龍馬潭區市場監管局對該商貿公司進行網絡“刷單炒信”的虛假交易、虛假宣傳行為,依法處以罰款20萬元。
案例剖析:一些經營者為使自家網店商品在電商平臺搜索時能位居前列,并獲取較多消費者的正面評價,而采取“刷單炒信”等方式,虛增商品的銷售數量和好評數量,進而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認同感。這些“假銷量”“假好評”在一定程度上對消費者起到了誤導作用,影響了消費者對商品真實信息的判斷和選擇。本案中,當事人刷單虛假交易行為,構成了實施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違法行為,違反了《電子商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既欺騙誤導了消費者,又擾亂了市場經營秩序,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利益,理應受到處罰。
案例二 會理石榴遭遇“悲情營銷”
涉案概述:“賣慘”式營銷、“悲情”式帶貨
處罰結果:5個嚴重違規賬號被永久封禁
違法事實:2021年8月,一些主播、網紅在直播或者短視頻中,聲稱會理石榴滯銷、賣不出去。在一段短視頻中,一名80多歲的老大爺頭發花白,步履蹣跚地挑著兩桶水,畫面配文寫道:“80多歲的老爺爺種了很多又大又甜石榴,但今年沒有人來收購……很多已經裂了,只能當肥料了……”畫面中,地上有一些裂開的石榴,同時配上了一段悲傷帶著哭腔的聲音。當地的網友及果農看到視頻后,向相關部門進行了舉報。多部門組成聯合執法組進行核查發現,視頻中的老人確實存在,但是短視頻中的畫面、聲音是拼湊制作的,老人也沒有說過視頻中的話,文字上的表述與事實不符,會理石榴并不存在滯銷。后來,聯合執法組人員找到了直播達人劉某。劉某坦言,賣慘主要是為了引起網友同情而下單,以此獲利。對此,聯合執法組將涉嫌賣慘帶貨的視頻賬戶和ID發送給某短視頻平臺,對5個嚴重違規的賬號進行了永久封禁和永久關閉電商權限的處理,對18個違規賬號進行了扣除信用分處理。同時,針對網絡上出現的“賣慘”式營銷、“悲情”式帶貨,從2021年9月開始,涼山州市場監管局等5部門聯合開展了網絡市場“賣慘”營銷等虛假助農信息專項整治,把雷波臍橙、金陽青花椒、鹽源蘋果、會理石榴、西昌葡萄等涼山農特產品作為品牌保護重點。
案例剖析:近年來,短視頻直播帶貨拓寬了產品銷路,成為一種新興的網絡購物模式,但“賣慘”式營銷、“悲情”式帶貨等“虛假助農信息”卻打著網絡助農的幌子,靠消費大家的愛心謀利,既欺騙了消費者,又傷害了相關產業和辛勞耕作的農戶。本案中,市場監管等多部門發揮“協同管網”的部門聯動優勢,克服農特產品多樣性及虛假助農信息發布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敢于亮劍,依法監管,堅決遏制虛假助農營銷亂象,有效凈化了網絡經營環境。
消費提示
臨近“雙十一”,為了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網購雖美,消費仍需理性,遇到侵權行為時應學會正確及時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出手購物要理性
過度消費劃不來
購物前,最好先整理家中庫存,對自身實際需求進行衡量,合理采購,尤其是保質期較短的食品、化妝品等商品更要按需采購,避免購入后無法及時使用造成過期浪費。
貨比三家不吃虧
“明降暗漲”是個“坑”
“雙十一”期間,各大電商平臺“清倉特價”“秒殺價”等促銷宣傳不勝枚舉。建議消費者多逛逛、多看看、多比比,多渠道了解網售商品質量,對商品信息或者購物條款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詢問清楚,做到心中有數,避免沖動消費。
下單支付要小心
網絡欺詐要提防
消費者應定期查殺手機、電腦病毒;不要隨意點擊或復制陌生鏈接、彈窗;不要輕易向他人提供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碼、密碼以及手機驗證、支付動態碼;盡量不使用公共上網工具或在公共WIFI環境下進行網上交易;不要輕信商家以各種理由要求直接轉賬至私人賬戶,要使用安全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遇到糾紛不要慌
消費維權有保障
消費者網購過程中要注意保存購物憑證,如:聊天記錄、購物記錄、商品頁面截圖、購物發票、快遞單、發貨單等。如遇到侵權行為應當及時向平臺企業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來源:四川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