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幾乎家家都有,除了攢起來賣錢,這些塑料瓶還會經常被拿來進行“廢物利用”,比如說用來分裝食用油、五谷雜糧等等。
但大家知道嗎?如果塑料瓶保存不當、使用時間過長,很有可能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損害健康。
塑料瓶使用不當會致癌嗎
很多朋友說塑料瓶底部標有“1”的瓶子是一次性的,如果重復使用,其中所含的塑化劑容易析出,導致身體中的DNA發生突變,甚至會增加某些癌癥的發生風險。
其實,“三角+數字”的標志是美國塑料工業協會制定的使用塑料種類的標志代碼,可以讓塑料的品種容易識別,回收的成本也會大幅度削減。
一般透明的礦泉水瓶底部會標有“1”的字樣,它的材質主要是“PET”,全稱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這種材質一般能耐熱至70℃左右,使用條件一般在-20℃至70℃左右,這種塑料瓶不建議過度反復使用,最好用一兩次就不要再用了,但很多家庭喜歡拿它來盛放食用油、調味料等等,并把它放置于灶臺邊,溫度較高,可能會帶來健康隱患。
而塑化劑,其實就是生活中常說的增塑劑,把它加到硬塑料中主要是為了增加彈性和耐用性。在塑化劑中使用最多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DEHP)”。
對于塑化劑來說,只要符合世界各國對于塑化劑的使用量、殘留量以及遷移量的規定,它是允許用于食品包裝材料生產的。
那么,塑化劑是否致癌呢?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癌癥研究中心將“DEHP”列為2B類致癌物質,“2B類致癌物”主要是指“對人可能致癌,但證據有限或不足的物質”。
雖然以DEHP為代表的塑化劑,的確有可能在某些條件下,會從一些塑料制品中遷移到食物中而最終進入人體,但DEHP在食品包裝中的使用是有嚴格限定的,其遷移量并不會達到對人體產生傷害的劑量,另外其對人體的致癌性本身證據不足。所以,“塑化劑致癌”還需要科學看待。
一張表了解塑料制品
目前常用的塑料有七類,分別存在于下列物品中,其中標有1、2、4、5的塑料制品安全性較好。
如何安全選購、使用塑料制品
1.礦泉水瓶:可以裝油,不要裝酒
不少人把礦泉水瓶當作百搭容器,用來裝酒、油等。
● 塑料瓶用來裝油不會有太大危險,但不能放在過熱的地方,比如灶臺邊,且需要定期更換。
● 酒類最好不要裝在塑料瓶里,因為酒精會溶解塑料。
2.塑料容器:選無異味、無黑點的
購買塑料容器等制品時,聞聞是否有焦味,看看是否有焦黑點。如果有,基本可確認是用回收廢料做的,尤其是食品包裝等接觸食品或人體的,盡量少用。
盡量選擇較大品牌。
3.塑料袋:選表面光滑、聲音脆的
日常用的塑料袋有兩種材質最常見,分別是PVC(3號)和PE(4號)材質。
● PVC(3號):摸起來發黏發澀,用手抖動聲音小而悶,盡量不要接觸食品。
● PE(4號):摸起來較潤滑,有韌性,抖動時聲音發脆,接觸各類食品的安全性較高,但不適合高溫加熱,比如熱水、微波爐。
4.盡量避免加熱
打包盒、餐盒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主要材質有兩大類。
● 發泡聚苯乙烯(6號):耐熱性差,不能加熱。
● 聚丙烯(5號):餐盒較薄、透明,允許用微波爐加熱。
但普通消費者難以分辨這兩類餐盒,建議都不要微波加熱。
(來源:央視網、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