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傅江平)為優化消費環境,釋放消費動力,引導和規范行業健康發展,2022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聚焦重要時間節點、針對不同消費人群,組織開展“鐵拳出稽 守護鵬城”系列行動,結合日常監管執法重點難點,查辦了一系列守護民生安全、護航企業發展的有亮點、有特色的典型案件,并評選出2022年度十佳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深圳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經營藥品案
本案當事人在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應下游客戶科研實驗需要提出的采購需求,以購買參比制劑的名義購進多種已取得國內注冊證的進口藥品,加價銷售至80余家藥品生產企業或藥品研究單位。涉案產品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涉案產品已列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參比制劑目錄;二是涉案產品未列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參比制劑目錄;三是屬于特殊管制的二類精神藥品。辦案單位經調查,對當事人無證經營藥品的行為給予罰沒款共計154.322萬元的行政處罰。
此案中涉案產品用于藥物研發的實驗用途,發生環節特殊。市場監管部門立足于維護藥品管理秩序,確保藥品質量安全,以及我國支持優質仿制藥研發和使用,提升藥品質量水平、降低藥品價格、減輕群眾負擔的政策導向,敢于擔當,在充分取證的情況下,提出按藥品性質分類定性的辦案思路,既維護了行業秩序,又避免對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從而做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深圳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虛假宣傳及組織幫助其他經營者虛假宣傳案
本案發生于2022年3月,正值深圳疫情嚴峻時期,社會關注度高、調查取證難度大。本案當事人通過組織第三方冒充真實用戶在問答平臺發布模擬用戶評價的問答方式,組織幫助其他經營者做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涉及主體多,數據異常龐大。市市場監管局寶安監管局克服疫情影響,使用鴻蒙協同云平臺第一時間對網絡證據固證,并對當事人與92個客戶簽訂的《產品服務購買合同》以及約定發布的15274組問答進行調查核對,最終依法對當事人給予罰款150萬元的行政處罰。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互聯網口碑營銷違法案件。市場監管部門對此案的嚴肅處理,對互聯網口碑營銷服務提供者起到敲山震虎的震懾作用,有利于凈化互聯網問答咨詢平臺和服務環境,起到了“查辦一個案件、規范一個行業”的正面社會效果。
深圳市某電子商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傳銷案
本案當事人在其電商平臺推出一款必須成為會員才能購買的“卡某寶”金融產品,以“拉人頭”“高提成”為誘餌,吸引用戶交納會員費以取得加入及發展其他人加入的資格,會員發展其他人加入后形成上下層級,每發展一人成為會員或者購買“卡某寶”都可獲得相應的直接或間接推薦獎勵。截至案發,本案涉案入門費超過1.496億元,繳費會員超過6538人。由于違法金額巨大、涉及人數眾多,市市場監管局南山監管局已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目前已刑拘7名傳銷骨干。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網絡金融傳銷案件,當事人以高額的利息為誘餌吸引他人繳納入門費和投資款,傳銷與非法集資相互疊加,對社會的危害極大,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市市場監管局南山監管局與公安機關密切合作,協同打擊,快速查辦該傳銷案件,有效避免更多人群上當受騙,遭受財產損失。
深圳某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實施“二選一”案
本案當事人為一家手游平臺運營商,其向旗下“小x手游”平臺內的游戲廠商發布游戲“保護期”政策,對游戲廠商與某公司的合作進行限制。在保護期內,禁止廠商將游戲以任何形式、任何版本上線“果x/66”游戲平臺以及任何與某公司相關的主體或者關聯app。若游戲在“果x/66”游戲平臺上線時間早于 “小x手游”平臺,游戲將被降低資源曝光,減少資源及買量投入。違反游戲“保護期”政策的游戲廠商,須在三日內從外部平臺下架停運,并將受到警告、調整合作主體結算周期和相應資源曝光以及扣除該游戲所有結算等處罰。對當事人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進行不合理限制的違法行為,市市場監管局市場稽查局依法給予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隨著電商平臺競爭加劇,平臺實施“二選一”限制交易對方選擇權的現象日益突出。“二選一”行為損害中小企業的利益,影響消費者的選擇機會和消費利益。“二選一”行為通常由《反壟斷法》規制,本案中,辦案機關踐行“破大案、查要案、辦鐵案、拓新案”理念,首次適用《電子商務法》第三十五條對平臺經濟領域“二選一”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對同類案件的辦理具有借鑒意義。
廣東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違法從事商業特許經營活動案
本案是一宗商務執法領域的商業特許經營案件。本案當事人經營多個品牌、在全國范圍內擁有眾多直營或加盟店,門店數量多、分布區域廣,調查取證工作復雜。市市場監管局福田監管局對每一個品牌從事特許經營的時間、地點、備案情況逐一調查;不盲目采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同步采取現場核查、發《協助調查函》、網頁取證的方式,一一印證和論述當事人提交的證據,使本案的證據經得起各方面的檢驗,做到證據多樣和全面。市市場監管局福田監管局對當事人經營直營店未滿1年即從事特許經營活動,以及未在規定時限內向商務部門備案的行為作出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
特許經營是近年來較為流行的一種特殊的、新穎的商業經營模式,目前,整體發展還不夠成熟,實踐中,既易出現平等主體間的合同糾紛,也涉及行政違法責任。本案是市市場監管局查辦的一宗規模較大的商業特許經營案件,覆蓋了商業特許經營中較為突出的違法行為類型,對從事商業特許經營的商家具有一定教育和指導借鑒意義。
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出具虛假檢驗報告案
本案當事人未經檢驗樣品,直接套用其它檢驗報告的數據,對未檢驗直接出具檢驗結果的項目予以聲明后為客戶出具檢驗報告,此行為構成出具虛假檢驗報告違法行為。市市場稽查局對當事人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行為給予取消當事人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罰沒款共計18.11萬元的行政處罰。
該案的查處,對于檢測機構直接引用其它機構檢測報告數據并通過聲明的方式規避法律責任的行業現象進行打擊,對檢測機構形成震懾。本案是深圳市市場監管部門首宗由地方局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深圳經濟特區產品質量管理條例》取消檢測機構資質的案件,對行業的規范以及對同類案件的指導都有重要的意義。
深圳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擅自銷售未經強制性認證貨車案
本案當事人與購車者簽訂購車合同后,通過向某品牌貨車生產企業的一級經銷商采購“二類底盤”(即駕駛室加底盤且不帶車廂的車輛),再委托車廂生產廠家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產定制車廂,完成整車合成后交付給購車者。當事人銷售的涉案貨車實為購進車廂和二類底盤后組裝成的廂式運輸車,與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完整車輛”的信息不符合,屬于擅自銷售未經強制性認證產品的違法行為。市市場監管局龍華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283元,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并依法對貨車生產企業、一級經銷商的違法行為予以處理。
該案件違法行為本質為貨車非法改裝,辦案機關從側面入手,從認證角度進行調查處理。銷售未經強制性認證改裝貨車的現象較為普遍,部分貨車生產企業為節省物流成本,出廠的車輛實為未帶車廂的二類底盤,屬貨車行業的亂象,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該案的成功查辦,對行業監管工作起到示范性作用。
羅某生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
根據群眾舉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坪山監管局在羅某生的廠房倉庫區發現標注有“iHealth”注冊商標及“COVID-19”等內容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成品16200盒;發現說明書、測試卡、樣本洗脫液、鼻拭子等新冠檢測試劑原材料約13萬份。加工區域生產線正在制造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測試劑。其成品區域發現標有iHealth商標標識的檢測試劑成品。當事人無法提供iHealth商標授權證明。其庫存涉案檢測試劑盒總貨值約30.7萬元,辦案機關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已刑拘兩人,并移送檢察部門審查起訴。
居家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速測試劑是市場的新寵兒,涉案的iHealth COVID-19 Antigen Rapid Test產品是美國市場最熱銷的產品。辦案機關從嚴從快查處生產銷售假冒檢測試劑的黑窩點,及時阻止大量假冒iHealth商標檢測產品流入市場,有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深圳市某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委托無資質工廠生產醫療器械案
本案當事人具有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備案憑證,其委托某電子廠生產“一次性使用采樣器”(咽拭子),受托企業不具備《第一類醫療器械生產備案憑證》。經調查,當事人共委托生產“一次性使用采樣器”(咽拭子)2375000支,涉事產品貨值金額83125元。市市場監管局龍崗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委托不具備《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規定條件的企業生產醫療器械的行為,作出罰款41.5萬元的行政處罰。
本案源自外地市場監管部門的協查函,本案當事人作為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為謀求更大利潤,交由外地名不經傳的無證企業生產關乎人民健康的產品,幸得兩地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出擊,在產品投入市場之前將其攔截,避免給人民群眾造成生命財產安全。
深圳市某校車租賃有限公司未取得報廢汽車資格擅自從事報廢汽車回收案
本案當事人將在某報廢汽車回收有限公司拆卸的73個新能源電動出租車的動力蓄電池銷售給深圳市某新能源有限公司,該能源公司不屬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建立的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或者符合國家對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有關要求的梯次利用企業,或者從事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的企業,依法不具備相應資質。根據《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市市場監管局光明監管局依法給予3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報廢汽車類案件在市場監管系統較為少見。該案既需學習報廢機動回收管理相關法律法規,還要對報廢機動車的拆解過程、五大總成的構成、拆解后零配件的處理等行業技術知識有深入了解。該案作為一宗新領域案件,對市場監管系統類似案件的查辦具有啟發和借鑒意義,對于規范報廢汽車行業也具有促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