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短視頻培訓類投訴同比激增
深圳市消委會呼吁消費者理性消費
□ 許創業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以下簡稱“深圳市消委會”)公布深圳市短視頻培訓類投訴情況,并建議消費者理性消費。
今年1~7月,深圳市及各區消委會收到短視頻培訓投訴838宗,與2022年同期179宗相比增長368.16%。消費者投訴主要反映短視頻培訓存在虛假宣傳、退費難、誘導消費、教學質量差、主體資質混雜5類問題。
根據深圳市消委會公布的數據,虛假宣傳是短視頻培訓投訴最突出問題。今年1~7月,有關虛假宣傳問題投訴達400宗,在短視頻培訓類投訴中占比47.73%。在該類投訴中,商家主要通過夸大承諾培訓收益,向消費者灌輸短視頻輕松變現、快速變現理念,利用消費者希望賺快錢的心理售賣課程。其中,有消費者投訴稱,其通過某平臺鏈接進入某直播間,在主播宣傳TikTok(抖音海外版)課程能夠讓學員輕松月入幾萬至幾十萬美元的洗腦式營銷下,當場購入TikTok課程,待該消費者恢復理性后要求退款時,遭到商家拒絕。
有關退費難問題投訴121宗,占比14.44%。退費難問題主要包括:商家對“7天無理由退款”等承諾不予兌現或拖延退款;消費者申請退款時被不合理地扣除高額手續費或違約金等費用;商家約定的退費條件過于嚴苛,比如試聽超過幾分鐘便無法退款等;在直播間等線上平臺購課后,對應的經營主體難以查找或無法聯系,給退費造成阻礙。其中,消費者于某直播間購買抖音漲粉帶貨課程并添加商家微信后,并未得到相應的服務;消費者在第三方課程平臺申請退費,平臺以課程學習進度超過5%為由不予退款。該消費者投訴稱,購買課程時長僅有14分鐘,消費者試聽幾分鐘便已超過學習進度的5%。
有關誘導消費類問題投訴117宗,占比13.96%。誘導消費問題主要包括:商家收取學費后,持續要求消費者繳納流量推廣費等費用;商家誘導資金緊張的消費者通過借貸、分期、信用卡等方式支付培訓費用;商家通過“只招10人”等話術虛構課程稀缺性,引導消費者沖動購課;商家向老人等特殊群體推銷課程,在其對課程尚無充分了解的情況下,誘導其購買課程。有消費者投訴稱,其在支付2990元購買短視頻電商和剪輯課程后,未獲得相應價值的課程,并被要求繼續支付29800元才能獲得賬號流量推廣。
有關教學質量差投訴101宗,占比12.05%。教學質量問題主要包括:在師資質量方面,宣傳金牌講師親自授課未實現,授課老師經驗、專業能力不足;在課程質量方面,課程內容與購買前介紹不一致,課程質量堪憂;在教學支持方面,課程多為錄播視頻,售后無人為學員答疑解惑和持續輔導。有消費者投訴稱,商家在直播間賣課時承諾由名師親自輔導學員,但實際授課時并非由該名師本人輔導學員。
有關主體資質問題投訴99宗,占比11.81%。一方面,存在部分培訓機構冒用他人公司名義,以及因同一直播間銷售多家機構課程,部分機構被處罰后即注冊新公司、開通新賬號,致使消費者無法投訴到準確主體的情況。另一方面,有消費者投訴商家超經營許可范圍,無培訓資質辦學。其中,有消費者集中投訴某傳媒公司,但經深圳市消委會向該公司核實后得知,該公司從未開展相關培訓,與消費者簽訂協議的公章系偽造。
深圳市消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短視頻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短視頻培訓學習短視頻制作、運營、漲粉等方面的知識,提升個人技能,提高收入水平。然而,短視頻培訓市場魚龍混雜難分辨、宣傳過度弄虛作假等問題依然突出。
深圳市消委會建議,消費者應選擇正規注冊、誠信經營的培訓機構,報名繳費前應核實經營者主體信息,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信用公示平臺核查其經營狀況和許可經營范圍、實際控制人征信情況,盡可能選擇資質齊全、信譽良好、經營年限較長的機構。另外,短視頻變現并非易事,專業知識、實踐操作和時間積累缺一不可。消費者需提升自身認知,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謹慎辨別商家“3~5天見收益”“15天回本”“月收入保底1萬元”等收益承諾。對商家作出的培訓內容、師資質量、收費標準、退費條件等方面的利好承諾,建議通過書面合同予以確認,勿輕信商家口頭宣傳。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