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天津訊(記者萬曉東 李建)在12月23日于天津召開的“促進電商平臺紡織品質量提升社會監督論壇”上,天紡標檢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葛傳士兵在發言中介紹說,2016年該機構接受任有關部門委托對紡織品的檢測數據顯示,不合格項目按多少來排名,標識不合格占第一位,其次是纖維含量,然后是色牢度和物理項目。
葛傳兵表示,紡織服裝行業這兩年競爭加劇,不斷出現大型企業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的消息。紡織品檢測行業也是如此,一些檢測機構也通過并購來實現做大、做強。2014年,天紡標檢測科技有限公司就整合了國家針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服裝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天津)兩大國家級質檢機構。
2014年,天紡標接受日常委托檢驗共出具報告總數109537份,不合格報告份數13911份,不合格率為12.70%;2015年,接受日常委托檢驗共出具報告總數122448份,不合格報告份數13253份,不合格率為10.82%;2016年至今,接受日常委托共出具檢驗報告總數130258份,不合格報告份數11882份,不合格率為9.12%。日常委托檢驗不合格率逐年下降,由此可見,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逐年提高。
作為國家級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兩個中心一直承擔著質檢抽檢、工商商品質量檢測和消協比較試驗的工作。2015年,共檢驗3002批次產品,不合格率為41%;2016年至今,抽檢3218批次,不合格批次1191批次,不合格率為37%。
從2016年檢測數據來看,按不合格率從高至低排列,位居前10位的項目分別是:耐摩擦色牢度(干、濕)、起毛起球、pH值、耐汗漬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水色牢度、水洗尺寸變化率、纖維含量、耐皂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
不合格項目按多少來排名,情況大致如下:標識不合格占第一位;其次是纖維含量;然后是色牢度和物理項目。合格率最高的是化學安全性能,由此可見,企業對有礙人體健康的指標較為重視。
從紡織服裝檢測數據情況來看,日常委托檢驗合格率高于流通領域監督抽查合格率。分析原因,主要是樣品來源不同,日常委托檢驗多為穩定的大型針織品企業,但監督抽查或比較試驗涉及到的企業類型廣泛,有些小型企業的產品質量難以保障。
另外,檢測大數據顯示,電商平臺企業送檢量較少、檢測項目較少。究其原因,有些電商平臺企業要求首次入駐商鋪只需對入駐的前20款商品檢測全部檢測項目。對后入住的商品,則要求只需檢測纖維含量、耐摩擦、起球、耐水、水洗尺寸變化等個別項目,這遠不能滿足國家強制要求。
結合近兩年來的天紡標檢測大數據,從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角度,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電商平臺應加強監管力度,有效利用檢測機構的技術能力,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平臺內產品。
其次,鑒于目前部分線上電子商務產品與線下零售業產品質量存在差異,部分企業將庫存或存在質量問題的產品用于線上銷售現象,監管部門應統一對線下零售業和線上電商平臺的監管要求。
再次,質量檢測機構應為社會各界提供紡織服裝行業監測的基礎數據,高效配合質檢、工商、消協等部門工作,降低合作費用,提高檢測技術,協助監管部門維護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