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余瑤)11月1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北京接收山東省平度市大澤山鎮農民劉元久捐贈的家庭生產生活明細賬本,正式將他記錄的2007年-2016年10年間的“農家賬”收入館藏。據了解,2007年9月劉元久曾把1982年-2006年的賬本捐贈給國博,這是他的賬本第二次成為“國家記憶”,也是國博在全國范圍內收藏的唯一由農民自己記錄的家庭賬本。
今年65歲的劉元久是大澤山鎮三山東頭村的老黨員,早在1982年他就開始記家庭生產生活明細賬,小到油鹽醬醋,大到為孩子購房買車,他都一一記錄,36年來從未間斷,已經記錄了整整35本。談起記賬的初衷,劉元久說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是主要的一方面,通過記賬可以確定自己的“必要支出”及“非必要支出”,把錢花在刀刃上,花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
小小的記賬本,記錄著農村的印記,也記錄著時代的變遷。賬本顯示,2016年劉元久的家庭結余是1982年的203倍。劉元久分析說:“近幾年,總的來說收入明顯增長,原因很多。比方說,國家政策向‘三農’傾斜,再就是我們的大澤山葡萄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后,名氣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好。”
為何選擇將家庭賬本捐贈出去?“由國家保管是我的賬本最好的歸宿,我在家里也留下了復印件。”劉元久說,未來他還會把賬一直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