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周報記者 楊靜 發自上海
一則綠城中國(03900.HK)總裁去職的傳聞,將宋衛平接班人曹舟南,放諸至聚光燈下。
7月28日,“曹舟南去職綠城總裁一職”消息發酵。不過就在當晚,綠城官網作出回應:“曹舟南先生并未離職。”
按照時代周報記者從綠城內部的多方確認,7月28日當晚和7月29日,綠城中國執行董事、行政總裁曹舟南還在杭州一酒店主持綠城的工作到深夜。
據知情人士透露,曹舟南并沒有向董事會提交辭呈,但基于戰略發展上的考慮,隨后可能會進行工作調動。進一步消息透露,可能的調崗事宜,在幾天前已經向綠城第二大股東九龍倉報備。
該人士較為肯定地表示,曹舟南不會離開綠城體系。
3年前,引入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以下簡稱“中交”)后,曹舟南重新歸來扛起綠城的大旗。在綠城危難時刻,站到臺前穩定軍心并非易事。這位跟宋衛平一樣有著大情大性色彩的老總,一直在和自己博弈。在中交、九龍倉和宋衛平之間,他需要平衡三方對規模、利潤和品質的訴求。
3年期限
本次傳聞的風波起源于曹舟南和綠城的3年之約—始于2015年6月22日,他成為綠城行政總裁之際。到今年6月底,3年期限截止。
當時由曹舟南出任總裁,是被外界認為最好的方案。彼時的曹舟南已經在綠城工作了6年。
接班的工作并不好做。動蕩的人心、分裂的體系、混亂的管控模式、低迷的業績以及未知的前程,是曹舟南接棒時,綠城面臨的考驗。
按照時代周報記者的多方了解,矛盾和復雜,時常會伴隨曹舟南。
綠城的高管們有一個高管群,每次公司拿到地塊,群里一片歡呼。“高興是一秒鐘的,但同時,痛苦也隨之而來。”據說曹舟南常這么感嘆。
在總裁之位,曹舟南需要面對的是投資、現金流、利潤等等各個維度的管理。這些指標是CEO的天命。他曾向時代周報記者坦言:“每天都在想綠城的發展,甚至做夢的時候都是。”
但他不得不面對這些。這跟曹舟南的使命有關。3年后再回看,對比宋衛平年代的綠城,曹舟南時代的綠城有著鮮明的特點:穩健。
2017年,綠城總合同銷售金額1463億元,創歷史新高;26.7億元的凈利潤,是3年前的兩倍;長期被詬病的凈資產負債率降到46.4%的低點;躺在賬面上的銀行存款及現金有359.8億元,是歷史的峰值。
到目前為止,綠城手握充裕的“糧票”。按照時代周報記者的確認,銀行存款方面已經超過500億元。負債方面,總資產負債率不到55%,且凈資產負債率指標也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曹舟南對綠城有著情愫,這也是他不會離開綠城體系的一大證明。
“要不就不工作,要工作就會在綠城里工作。” 這位前浙江省財政廳副處長曾向時代周報記者直言:“我也是講情懷的。不然就不會在如日中天的年紀,離開體制。”而想起綠城過往的種種,曹舟南也會流淚。
曹舟南的付出,得到宋衛平的肯定—85分的高評分,這是任何一位綠城員工都不曾得到過的評分。
“宋總領導下的綠城是家好公司。”曹舟南認為。截至目前,他依舊還是中交的董事。他對中交也心存感激。“中交讓綠城保持了市場化的自由度,并且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提供了綠城資源,幫助綠城做強做大。”曹舟南曾在某次會議上這樣評價。
按照曹舟南自己的總結,過去在綠城的時間,特別是近3年,一是堅決完成了交到他手上的重任,將綠城推向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企業;二是在2010年起創建了綠城代建業務,完成從0到1的變化。
張亞東空降綠城
本次事件中的另一主角—張亞東,在八年前已經和曹舟南相識。
張亞東兩個月前空降綠城擔任執行總裁、負責綠城黨務工作,同時兼任綠城廣州公司董事長。此前,他曾任職大連市市委常委及副市長,以及中國城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按照時代周報記者的多方確認,張亞東于去年加入中交,他與曹舟南兩人在今年春節中交的一次會議上已經見過面。
截至目前,兩人未來的安排,并沒有明確的消息。但可以確認的是,曹舟南不會離開綠城,即便在未來涉及調崗,為保證平穩過渡,曹舟南或會在一定時間內與繼任者,共同履行管理職責。
事實上,現在的綠城,已經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在7月5日的會議上,曹舟南還主持召開發布了綠城未來三年的發展規劃。這也是他心中的夙愿—在實現對綠城現代化企業治理的同時,推動綠城邁向更大的規模。
為的是一個更大的綠城。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曹舟南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對綠城的戰略進行了調整,并推動了一場“11+5”架構的落地。
理想小鎮集團、楊柳郡集團、浙江公司、北京公司、上海公司、濟南公司、成都公司、廣州公司、武漢公司和海外公司、杭州亞運村項目,成為重資產的11大戰區;輕資產的5大板塊包括管理集團、資產集團、理想生活集團、房屋科技集團和雄安公司。
這也是這家公司自一體五翼架構以來的又一次大規模架構調整。
目前8500億元的貨值儲備,是他的底氣之一。這意味著,即便綠城在接下來的短期時間內不拿一塊地,都能保證公司的行業排位。架構調整之后,綠城能夠承載的東西只會更多。
“改革的核心就是放權。”曹舟南對時代周報記者總結道。
調整后各大戰區具備靈活性。區域能夠根據一線市場的炮火隨時做調整與應對。這樣的方式,也為匹配未來綠城的發展,打下框架。
“把總部的權限下放,向聽得到炮火的一線放權。”曹舟南表示。
在他的管理哲學里,縮短不必要的流程,能夠提高效率。流程調整之前,一個極端的例子:曾有件事情的流程涉及100多人,走了長達4個月,才到他那。調整之后,現在要到他那批復的只有6項內容。
同時,曹舟南也堅定認為,內部管理一定要健康,“內部管控不到位,外部資源加入的越多,對企業反而越不利。”
曹舟南的管理,烙有他個人的色彩。一是被認為正確的事情必須要干;二是能把本職工作做得好的員工,就是他的“爺”。
“三年來,感謝上帝,市場也給了我很好的環境。”曹舟南表示。
后十年的猜想
目前來看,綠城已經復蘇。
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綠城的銷售從1100億元、1400億元到754億元。按照20%的增長率,今年可完成1600億元。
不過,曹舟南未來的使命并未完成。混合所有制的企業性質,決定綠城需要背負更為重大的戰略任務。
這家曾經屢屢在調控中處于被動局面的房企,已經更新了思路。鄉鎮振興、美麗鄉村等戰略方向,是公司當下的思考。
傳統的房地產銷售已經被認為是一片紅海。而隨著主要城市的城市進程基本完成,鄉鎮振興戰略是未來的一片藍海。當下的綠城,已開辟出TOD項目、運動系列項目等業務板塊,這些恰恰是紅海中的小清流。
作為一家央企,中交有這樣的使命去嘗試這些新的領域,這也跟宋衛平的價值觀契合。
目前,綠城已經和浙大合作,展開了對美好生活的設計和開發,未來也會派出一大批員工去英國、法國和日本進行培訓。
成為美好生活的服務商,是綠城的追求。這家本就在品質上有口皆碑的房企,希望自己能進一步植入養老、醫療、教育等內容,在產品研發之外植入美好生活的服務品質。
“難度和命門在人,這不是人干的事情,而是神干的事情。”據說曹舟南在內部曾這樣說過,但他還是覺得挑戰和機會并存,估計曹舟南還是希望在未來的十年做出一番事業來。
另據一內部消息稱,宋衛平本人也希望曹舟南能主導上述新業務平臺的開創,畢竟能有85分的人只有曹舟南。
從目前知道的信息了解,未來綠城將是這新平臺的大股東,新平臺將整合藍城、綠城和中交的資源,做大做強增量市場;綠城本身將在存量市場繼續發力。
不過,另有不具名綠城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架構調整正在進行的當下,綠城依舊需要一位像曹舟南一樣有魄力的總裁來坐鎮。”
來自這位內部人士的聲音認為,綠城是一家有著濃厚價值觀的企業,綠城的員工是秉持著價值觀和信念在從事工作。價值觀需要精神領袖來得以傳承和延續。從宋衛平時代開始,綠城離不開一位可以起到駕馭精神領袖位置的總裁。
而按照曹舟南自己的心聲,這三年綠城在運營機制、投資情況、財務模型、監控等方面,已經邁向了現代化企業的道路,比較欠缺的是和排在行業前列房企一樣的激勵機制。
http://www.time-weekly.com/html/20180731/252664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