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陳曉瑩 記者李青山)記者近日獲悉,廣州市消委會去年共受理有關房屋裝修服務的投訴2044起,涉及多家線下家居裝修公司及部分新興的線上裝修服務平臺。消費者投訴的內容主要是合同問題、售后服務、質量問題,和商家“跑路”、糾紛產生后經營者故意拖延不解決。
李先生家中墻壁和天花有滴漏現象,通過58同城App輸入“防水補漏”,搜索到廣東盾牌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曾用名廣州盾牌建筑防水有限公司)。據頁面介紹,該公司是“鉆石12級商家,在廣州房屋維修/防水的235名商家中排名第10,打敗了95.7%的商家”。李先生認為該公司比較靠譜,便點擊App頁面右下角的電話按鈕,很快就與一位自稱該公司負責人的吳某取得聯系。第二天,吳某派了一名陸姓的師傅上門承攬工程,并與李先生簽署《保修合同書》。雙方約定對外墻作修補,且工程保修期為5年。施工當天,陸師傅突然提出要去與樓上的住戶協商太麻煩,提議直接在室內修補即可。李先生認為對方是專業人士,便同意了方案。
不料,實際施工效果與之前承諾相差甚遠,李先生深感不滿:“裝修師傅將臥室內和客廳的墻都鉆得不堪入目,還進行了灌漿,但漿卻入不了墻,全都反溢出來。”更讓李先生煩心的是,在與施工方協商的過程中,廣州遭遇臺風“山竹”,他的房間因此被水浸,導致木地板開裂。當李先生打算與對方繼續溝通損失時,發現號碼已被“拉黑”。
廣州市消委會受理上述投訴后,與吳某取得聯系。吳某回應稱不負責,有問題可找裝修的師傅。工作人員聯系到陸師傅。對方回復稱,對這個工程沒有印象,要查查再說。此后,工作人員再撥打陸師傅的電話,均無法接通。
像李先生這樣,因欠缺家裝知識而吃虧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廣州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
不要盲目相信“低價”“全包”等廣告宣傳,也不要僅憑單一信息去選擇裝修公司,應先查看企業是否有正規的營業執照,是否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具有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承包范圍的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等。建議消費者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看相關企業的基本信息,包括是否有按時參加企業年報、有無行政處罰記錄、有無失信信息等。
在簽訂合同時,應詳細審查施工方案、施工工期及驗收程序的說明,還要留意材料明細表上是否有對品牌、價格、材質和尺寸進行注明,并應約定好保修期及違約金的賠付比例。糾紛產生后,積極收集證據,及時主張權利,避免因證據不足或已過訴訟時效而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