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未竟東方紅
中國一拖傾力打造“東方紅”品牌紀實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宋曉霞 許予永 記者 孫中杰) 在中國,提起拖拉機,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東方紅”。這個新中國成立后不久誕生的品牌,一路見證了農村土地包產到戶,再到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祖國從一窮二白到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歷史巨變。它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農機具第一品牌。
百廢待興 應運而生
新中國成立后,戰亂初定、百業待興,首先要解決的是億萬人民最基本的吃飯問題。于是建立拖拉機制造廠,用現代化裝備盡快增加糧食產量,成為一項緊迫任務。
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54年1月8日,時任重工業部部長的李富春回到北京向毛澤東主席匯報選址問題,毛澤東主席曾幽默地說:“洛陽九個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還放不下一個拖拉機廠嗎?”于是,1955年,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在洛陽破土動工。
隨后,毛主席又作出指示:“拖拉機式樣和性能一定要適應我國的氣候和地形,一定要綜合利用,其成本一定要盡可能地降低。”1958年,中國第一臺履帶拖拉機誕生之前,毛主席再次作出批示:“拖拉機的名字和型號不能用外文。”在經過“鐵牛”“白馬”“龍門”等的一番爭論后,時任一拖廠辦副主任的安道平提議的“東方紅”被最終采用。
1959年11月1日,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建成投產儀式在洛陽隆重舉行。儀式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譚震林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時代到來了!”
據不完全統計,上世紀80年代以前,“東方紅”拖拉機完成了中國機耕地60%以上的耕作,為中國人民解決吃飯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
與時俱進 盡顯風流
盡管“東方紅”拖拉機是在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密切關注下誕生,但其品牌成長之路卻充滿坎坷。
第一代“東方紅”54型履帶拖拉機剛剛誕生,一拖就開始對其進行改進,1959年試制出75馬力新產品,該產品能提高作業生產率50%,因此受到用戶歡迎。1964年“東方紅”75型履帶拖拉機通過鑒定,并獲得當年國家新產品一等獎,1966年以后全面取代了54型履帶拖拉機。1959年到1979年這20年間,“東方紅”產品由少到多,迅速裝備全中國,并以較高的性能受到無數農民的歡迎。
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大塊田變成面條田,“東方紅”大拖拉機一時失去用武之地,銷量大幅下滑。
大規模調研之后,1983年,受農民歡迎的“1頭牛價格、8頭牛力氣”的“東方紅”小四輪拖拉機批量進入市場,從此拉著勤勞的中國農民一路向前,致富奔小康。
不過,高瞻遠矚的一拖并沒有放棄大輪拖的研究,逐漸掌握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輪拖技術。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進程的加快,200馬力以上拖拉機的需求不斷加大。一拖開始與國際知名研發機構合作,開發動力換擋重型拖拉機。2010年,終于成功推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動力換擋拖拉機,打破了國際農機巨頭在該領域的壟斷格局。
2019年,200臺“東方紅”LX904自動駕駛拖拉機交付使用,這是我國自動駕駛拖拉機首次大規模應用。同年,一拖研發的“超級拖拉機I號”,一舉拿下“中國第一款電動無人拖拉機”的稱號,“東方紅”向世界全新定義了“未來拖拉機”的模樣。
面向未來 領跑全球
“十三五”期間,中國一拖以“先進農業裝備制造基地”,“智能農機與智慧農業技術創新平臺、農業裝備成套集成與產業資源開放合作平臺、農業與農村工程綜合服務平臺”等“一個基地、三個平臺”為基礎,努力從制造型企業向制造服務業型企業轉型。
如今,一拖服務網點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服務網點1400余家,實行農忙季節24小時值班制度。在“三夏”和“三秋”等農忙時節,成立專業服務隊伍,深入田間地頭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巡回服務。2018年4月,一拖率先向社會發布拖拉機、收獲機產品“6小時到位,12小時解決問題”的服務承諾。“東方紅”品牌“體貼、快捷、專業、增值”的服務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同時,一拖繼續以產品技術升級為動力,以制造水平和產品質量提升為基礎,以資源整合和國際化經營能力提升為重點,保持現有核心業務領先優勢,發展農業裝備成套產品,創新業務發展模式,為全球用戶提供最有價值的農業裝備成套解決方案,正向著“成為卓越的全球農業裝備供應商”的目標砥礪前行。
相信隨著一拖全球戰略的實施,“東方紅”這個民族品牌,也必將以璀璨奪目的光彩,閃耀全球、紅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