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3年懷揣“借道香港,打開世界之窗”的夢想,在香港開設第一家藥店;到2006年在香港建成北京以外的第一個中成藥和健康產品生產研發基地;到2013年同仁堂國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開始大舉進軍歐美市場;再到如今已在2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服務終端,把同仁堂產品和服務推向世界,以實際行動踐行“有健康需求的地方就有同仁堂”的戰略愿景,百年老字號打造“世界的同仁堂”,推動中醫藥文化惠澤全人類的底氣何來?
用智慧問路,堅定不移走出去
“讓一讓,讓一讓,先讓同仁堂人過去開門”。1993年,同仁堂藥店在香港開業的那天上午,店外被人圍得水泄不通,警察看到有這么多人聚集,主動前來維護秩序。見有同仁堂人擠了進來,人群中一位老者說:“看到‘同仁堂’三個字,我覺得親,我是北方來的移民,從小就買同仁堂的藥,對‘同仁堂’這三個字感情很深,很久沒回內地了,在香港看到同仁堂,覺得很親。”在香港,警察為了一個門店開業維持秩序很少見,還有民眾的期待,讓同仁堂門店開張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也讓同仁堂員工備受鼓舞,證明了中國北京同仁堂選擇同根同源的香港作為走向世界的“出海口”找對了路。
細心的人在香港買同仁堂的丸藥時會發現包裝盒上有一行字:本品不可整丸吞服。這行字的出現源于一起投訴。一次,一位顧客走進同仁堂香港尖東店氣憤地說:“吃了你們的牛黃清心丸,排便時又完整地排出來了,那白色的藥丸一點都沒消化。”原來,他連同藥丸外邊的蠟皮一起吃下去了。經過耐心地講解,顧客氣消了,員工們也認識到了文化普及的重要性。從那時起,不但包裝盒上加了上邊的提示語,店員售藥時也會對中成藥的功能、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項等進行說明,同仁堂業務每進入一個國家地區都會通過走進社區義診、邀請市民到同仁堂門店參觀等方式普及中醫藥知識。
人們走進別處的中藥店看到藥斗子上寫的都是藥名,可是走進菲律賓同仁堂藥店在藥斗子上看到的不是藥名卻是編號。這又是怎么回事?這是同仁堂的又一項“發明”。因為這里的員工都是菲律賓人,既看不懂中醫寫的中文處方,也不認識藥斗子上的藥名,于是他們想出了用“編號”代替藥名的高招兒。醫生將處方上的藥名改成編號,員工將藥斗子上的藥名改成與處方上一致的編號,什么“先煎”“后下”等專業術語統統改成編號,還專門研發出了一套軟件。這樣一來,菲律賓員工工作起來就得心應手了。這樣的“發明”數不勝數。比如,在歐美市場,產品不能以藥品身份進入,同仁堂就以食品補充劑的身份進入;不允許開藥店的,就建養生中心、文化中心……思路打開了,天地更廣闊了。
自1993年以來,中國北京同仁堂積極響應國家“走出去”的號召,以階段性的目標為基準,從頂層設計完善規劃部署,穩扎穩打、逐步深入推進國際化發展布局。截至目前,中國北京同仁堂在除中國內地以外2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48家零售終端、中醫診所、養生中心和文化中心,已為大眾提供中醫藥診療服務3000多萬人次,讓數以億計的境外人士了解了中醫藥、認識了同仁堂,同仁堂國藥2013年上市以來,其歷年凈資產收益率均保持在20%左右,一直被國資委認定為盈利能力優秀的企業,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力促科研創新,用科學“破冰”
科研創新是挖掘中醫藥醫學價值的核心路徑,也是推動中醫藥走向工業化、現代化,從而走向世界的必經之途。中國北京同仁堂高度重視科技研發工作,始終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關鍵來抓,希望通過產品的高質量生產滿足國際消費者的健康需求。
由于缺乏統一標準,中醫藥的質量和安全性經常受到質疑,成為中醫藥“走出去”的絆腳石。中醫藥國際標準認證建設,是中醫藥現代化發展需求,也是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對此,中國北京同仁堂積極通過科研探索、著手建立中醫藥的標準化生產。近年來,依托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建設研究項目,中國北京同仁堂已經利用現代化分析技術完成了安宮牛黃丸標準化建設研究,成功建立了客觀、準確的質量內控標準。該項研究采用中藥特征圖譜整體質量分析方法,實現了對中成藥制劑中天然麝香、天然牛黃等藥物的優質特色質量的同步控制,為建立符合國際標準且擁有中藥自身特色的質量標準評價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成藥申請歐盟上市許可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注冊申請,另一個是GMP檢查。就拿GMP認證來說,各項檢查指標能有幾千項。用什么樣的刀切藥?用什么水洗刀?每種藥材要切多厚?操作員穿什么衣服?都有嚴格規定。同仁堂生產的愈風寧心片是由中藥材葛根經過提取精制加工而成的中成藥,中國藥典規定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野生葛根因質量好成為同仁堂的首選。但歐盟對“野生藥材”完全不認可,他們不接受沒有控制的野生藥材,除非能證明它的各項指標都能達到要求。工作人員就從十幾個省份收集野生葛根的樣本,最終確定選用陜西安康鎮坪縣的野生葛根,經過上百項檢測指標、上千頁的操作說明,樣品土樣完全符合歐盟標準,建立了一整套關于野生藥材的質量管理體系。2019年愈風寧心片作為OTC類藥品通過歐盟上市許可,使同仁堂成為國有藥企中第一家在歐盟地區獲得植物藥上市許可的企業。“拿到歐盟市場的敲門磚,影響絕不限于歐盟!”同仁堂科技發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歐盟作為傳統草藥的重要市場,在草藥注冊領域有著極大影響力。顯然在出海的路上,展現了同仁堂人進入西方主流市場的決心。
2012年以來,中國北京同仁堂先后與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舊金山分校等國際知名高等院校開展聯合科研,進行中醫藥安全性基礎研究和作用機理研究。目前已就安宮牛黃丸治療中風效果在香港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積累了大量有力的基礎數據,證實了安宮牛黃丸在中風治療應用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科學性;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就拳頭品種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進行抗霧霾研究等,進一步擴大了產品的適應癥范圍。中醫藥正從科研上慢慢實現著與西醫西藥認知理論的融合互促。為傳統中藥產品更多地進入西方主流市場積累數據。
經過多年科研創新,中國北京同仁堂還取得了諸多被國際醫藥行業認可的研究成果,為同仁堂產品走向世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中國北京同仁堂的生產線通過了香港、日本、澳大利亞、歐盟的GMP認證、穆斯林哈拉認證和以色列潔凈認證;香港生產研發基地通過了HACCP認證,生產線通過了國際最高標準的ISO22000認證。目前,中國北京同仁堂產品行銷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超過1000個品規。
積極投入抗疫,用仁德暖心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形勢下,為守護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北京同仁堂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積極參與到全球疫情的防治工作中,充分展現了百年醫藥品牌的使命與擔當。
中國北京同仁堂積極成立境外新冠肺炎防治中醫專家組,因地制宜,確定“一國(地區)一策”中醫預防方案。目前,中醫藥“一國(地區)一策”靶向治療方案已經擴充至五大洲50個國家和地區,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氣候、溫濕度、人體體質、飲食用藥習慣等開具了共計100個處方,并出版了抗疫專著《同仁堂全球新冠肺炎研究與防治》;向境外門店發放了《北京同仁堂疫情防控指南(境外版)》,指導境外民眾防疫;在中國北京同仁堂境外疫情防治專家組的推動下,馬來西亞發布了《國家中醫防治新冠肺炎方案試行第一版》。
設立“防疫藥品專柜”。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當地民眾走進同仁堂在加拿大、新加坡、新西蘭、文萊、馬來西亞、泰國、澳門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門店都會看到它,里邊擺放著一系列好東西,有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的藥品防風通圣丸、感冒清熱顆粒、板藍根顆粒等藥品,有“同仁堂全球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 為不同國家地區開具的 “扶正避瘟飲”抗疫藥方,有用于提升免疫的同仁堂牌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等,受到了當地市民和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
此外,中國北京同仁堂還開設網絡問診,為境外民眾獻良方。疫情防控期間,中國北京同仁堂境外門店多數不能正常營業,店員、醫師們通過網絡問診、郵寄藥品等方式確保當地民眾的醫藥需求。例如,中國北京同仁堂瑞典醫師王澤豐通過辨證施治展示出中醫藥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確切作用,其接診的40多名疑似及確診新冠患者,經過他的治療,基本都恢復健康。
作為一家百年企業,中國北京同仁堂不斷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針對疫情積極開展境外捐贈。中國北京同仁堂通過外交部向88家中國駐外使領館捐贈了防疫產品,并通過中國北京同仁堂境外機構向所在地的中資機構、留學生捐贈了防疫產品及物資,同仁堂國藥發起“同仁關愛 同心抗疫”行動,開展多場抗疫講座。
中國北京同仁堂在抗疫中的突出表現受到各相關政府和機構的肯定,澳門中聯辦將北京同仁堂(澳門)有限公司評為抗疫先進集體,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館給北京同仁堂(奧克蘭)有限公司發來感謝信,對其在抗疫中作出的突出貢獻給予高度贊賞。
傳播中醫藥文化,提升文化認同
中醫藥行業既蘊藏著取之不盡的科學寶藏,更閃耀著凝聚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文化碩果。中醫藥行業的國際化發展,絕不僅僅是產品銷售、市場布局,更是文化傳播、理念傳遞。中國北京同仁堂在境外的發展,高度重視文化傳播,通過一系列傳播手段,展現中國北京同仁堂的品牌價值和文化內涵,彰顯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斷提升境外消費者的文化認同。
開展豐富的推廣活動。例如,以“民心相通”為主旨,積極開展“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系列文化推廣活動;以“同仁關愛防中風”為主題,舉辦“千人八段錦”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斷向世界輸出中國北京同仁堂品牌文化,讓世界人民在享有中國北京同仁堂優質產品的同時,體驗傳統、正宗的中醫藥優質服務。
著力打造文化載體。在中國香港、圣馬力諾、美國開辦同仁堂博物館,展示中醫藥歷史、文化、產品及服務,擴大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另外,中國北京同仁堂每家境外門店既是經濟實體又是文化載體,肩負著經營發展和傳播中醫藥文化的雙重使命,在治病救人的同時,也不斷向境外消費者展現中醫藥的文化魅力。
培養本土化人才。對外文化傳播,須與當地文化相融合,才能真正實現民心相通,其中本土人才的參與尤為關鍵。本土人才的參與,將進一步打消傳播壁壘,從而帶動當地更多民眾走進中醫藥文化,實現文化認同。中國北京同仁堂在境外市場的發展路徑中,高度重視本土化人才培養,境外的1000余名員工中當地員工占90%以上。同時,為培養境外人才隊伍,中國北京同仁堂還建設了以同仁堂大師工作室、香港生產研發中心為依托的境外人才培育基地,共包括境外經理后備人才培訓工作室、安宮牛黃丸制作技藝傳承工作室、中藥材質量檢驗首席技師工作室、中藥調劑首席技師工作室、境外醫師培訓工作室5個工作室,以便更好地傳承技藝,提升本土人才醫藥素養,構筑全球運營網。
數字化賦能,用新思維開新局
通過手機碰一下,最快僅需要0.1秒就能了解產品的真偽,還能第一時間了解一罐同仁堂牌靈芝樂活膠囊“出生”到“面世”的全過程。這就是同仁堂國藥應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場通信)技術達到的“神奇”效果。這項已經廣泛應用于移動支付、智能交通、防偽等方面的技術,用于藥品真偽的鑒別,在同仁堂尚屬首次,揭開了傳統老字號與新型高科技融合發展的序幕,邁出拳頭產品實現市場標準化的第一步,更好滿足了消費者核心訴求和使用體驗。首批內嵌NFC防偽芯片的同仁堂牌靈芝樂活膠囊不久就能上市,屆時消費者將享受到新技術帶來的便利,能夠迅速而且靠譜地判別產品的真偽。“啟用NFC防偽技術,不僅更好地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而且能有效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創建一個更加良性的市場。”同仁堂國藥總工程師李霞解釋道。
2020年9月6日,同仁堂國藥與用友香港集團、科大訊飛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框架內容顯示,同仁堂國藥將依托自身除中國內地以外在28個國家和地區148家門店終端應用場景和地處香港的總部優勢,集中力量聚焦辦公信息化、新營銷和創意營銷改革、中醫藥AI、區塊鏈在中醫藥產業鏈中的落地應用、大數據與中醫智慧病歷、名老中醫與境外患者無障礙溝通翻譯、干細胞診療、醫療美容等行業前沿細分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此舉將為同仁堂國際化發展注入更加強大的發展動力。
隨著2019年“國際藥業”被確定為中國北京同仁堂著力打造的“制藥+”大健康產業五大板塊之一,同仁堂國藥按照“創新境外發展模式,傳承弘揚同仁堂中醫藥文化,致力于同仁堂中藥和保健品在境外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打造國際知名的同仁堂境外發展集團”的新要求作出的新探索。據了解,“十四五”期間,他們將通過提高“產品競爭力”、提升“渠道競爭力”、強化“品牌文化競爭力”、布局“創新競爭力”、激活“資本運營競爭力”入手,讓老字號換“新顏”,為中醫藥文化惠澤全人類貢獻同仁堂力量。
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為增進世界民眾健康福祉、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中醫藥的參與不可或缺。中醫藥行業全面走向世界已成為歷史的必然,中醫藥振興正處于天時、地利、人和的絕佳時機,以中國北京同仁堂為首的中醫藥企業勢必抓住機遇,在人類健康衛生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