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出臺《上海市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更新消費若干措施》。根據這一政策,在今年年底前,上海市消費者成功報廢或轉讓自己名下的非營業性燃油小客車,并在本市市場監管部門登記的汽車銷售機構購買新的燃油小客車,注冊使用性質為非營運的,可以申請到一次性2800元的購車補貼;如果購買的是純電動小客車新車,則可以申請到一次性1萬元的購車補貼。
像上海一樣,去年以來,廣東、內蒙古、山東、北京、湖北、海南等許多省區市陸續推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各地出臺以舊換新政策,對于促進汽車消費和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一方面,政策鼓勵消費者報廢或轉讓舊的燃油小客車,將有利于推動汽車更新消費,促進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對于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政策提供了數額可觀的購車補貼,將有利于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
汽車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汽車消費社零占比高,增長空間大,帶動效應強,是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關鍵領域。截至今年6月,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3.28億輛,超越美國居全球首位,汽車銷售額占社零總額比重達到10%。據測算,今年全國約有500萬輛老舊汽車有待更新,按照平均售價15萬元計算,這些老舊汽車更新有望為今年帶來7500億元的消費拉動效果。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一直重視汽車市場發展,出臺各種政策鼓勵汽車消費,其中以舊換新就是經常用到的政策手段。從以往的經驗看,該政策對于穩定增加汽車消費,帶動汽車全產業鏈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過,以往各地推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影響該政策最終落地成效,應引起注意。
有媒體調查,不少車主認為,以舊換新政策的優惠力度低于預期,他們換購的積極性并不高。比如,有車主覺得自己的舊車拿到二手車市場可以賣到2.5萬元,而換購電動汽車只能拿到1萬元的補貼,這樣并不劃算,更不要說換購燃油車只有不到3000元的優惠了。實事求是地講,我國目前的換購補貼標準較低,很難說對消費者能產生多大吸引力,這也是多年執行的以舊換新政策被談論最多的問題。全球范圍內,許多國家都推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各國的補貼標準不盡相同,但比較而言,不少國家的補貼標準要高于我國。比如,美國是3000美元~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18萬元~3.64萬元),德國是2500歐元(約合人民幣1.96萬元),英國是2000英鎊(約合人民1.82萬元)。
我國消費者對汽車以舊換新政策補貼低的顧慮,代表了眾多“車齡臨界”車主的普遍心態。這主要是因為國內一些車主并不富裕,兜里缺錢,在補貼額度上也就比較計較。汽車業內人士指出,現在消費者都非常理性,他們會算賬,而政策出臺補貼政策應該符合市場規律。消費者淘汰一輛老舊燃油汽車,換購一輛純電動汽車,這本身就為減排降碳作了貢獻,出于尊重消費者物權和支持環保的考慮,應該多做出一些經濟補償。
也有學者認為,從表面上看,補貼標準偏低是政策效果不明顯的關鍵因素,但從深層來看,卻反映出以舊換新政策在執行上存在著諸多配套不到位的尷尬。國家層面推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是基于對全國符合報廢車輛總量的考量。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本應報廢的車輛沒有報廢,而在二手市場上繼續流通的現象。這表明,相關部門在執行報廢程序上存在著漏洞。嚴格來講,即便是沒有以舊換新政策的出臺,汽車報廢標準依然要嚴格執行。因此,如果相關部門能夠將汽車報廢標準真正落實到位,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實際效果或會有所改觀。
由此看來,要想讓汽車以舊換新政策收到更好成效,關鍵就要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政策之“惠”。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在報廢回收政策上協力配合,適當提高補貼的力度及收購報廢車的價格;另一方面,要出臺配套措施,簡化補貼領取手續,堵住政策落實不力的各種漏洞。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長效化的汽車以舊換新制度。
《中國質量報》【車市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