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建設汽車強國的目標奮勇前行
——2023年中國汽車產業觀察
□ 新華社記者
超3000萬輛——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
超490萬輛——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
超302萬輛——2023年中國新能源車企蟬聯“全球銷冠”;
35%以上——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
…………
剛剛過去的2023年,中國汽車工業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產銷量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出口量創新高。一組組鮮活數字背后,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活力和韌勁,是中國制造的底氣和信心。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奮斗70年的中國汽車工業正迎著全球汽車行業新一輪變革,錨定高質量發展,攻堅克難、乘勢而上,朝著建設汽車強國目標奮勇前行。
圖為理想汽車江蘇常州基地的工人在進行生產作業。李 博 攝
產銷創新高
繼續全球第一
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23年汽車產銷情況。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創歷史新高并實現兩位數增長,連續15年位居全球第一。
2009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1000萬輛大關,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產銷國,連續至今15年保持著這個紀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總體呈現前低后高發展態勢,在年底達到高點。
產銷突破3000萬輛,與國家政策拉動密切相關。以乘用車為例,開年市場受政策切換和價格波動影響,表現不佳。從2023年二季度開始,在中央和地方促銷政策、輕型車國六排放標準發布實施、新車型大量上市等共同拉動下,市場需求逐步恢復,重新迎來“金九銀十”。
汽車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汽車產銷量躍上新臺階,既展現了我國汽車工業的活力和韌勁,也是我國汽車產業結構加快調整優化升級的現實寫照。
過去一年,中國品牌繼續向上發展。中國品牌乘用車全年銷量同比增長24.1%,市場份額升至56%。以一汽紅旗品牌為例,2023年全年累計銷量37萬輛,同比增長29.5%。
過去一年,中國車企開始向國外車企輸送技術;大眾、寶馬等國際汽車巨頭,紛紛在國內投資建廠,擴大規模,繼續看好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成為出口“新三樣”……
過去一年,新能源汽車實現歷史性跨越。看數據,產銷兩旺,我國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看企業,去年四季度,比亞迪純電動乘用車銷量超過特斯拉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去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超過302萬輛,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冠軍。
產銷量、出口量、全球汽車銷冠……這些“全球第一”來之不易,既展示了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也見證著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的堅實腳步。
展望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陳士華表示,隨著國家促消費、穩增長政策持續推進,以及包括延續車輛購置稅免征等優惠措施繼續發力,將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潛能,汽車總銷量有望超過3100萬輛。
出口創新高
體現“超車硬實力”
新年伊始,上海外高橋海通國際汽車碼頭一派忙碌景象,載著5000多輛中國制造汽車的上汽7600車位雙燃料遠洋滾裝船,即將首航前往歐洲。在吉林長春,一汽紅旗制造中心繁榮廠區內,工人正在加緊趕制出口訂單……
2023年我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從2021年突破200萬輛,到2023實現491萬輛,我國汽車出口再次刷新歷史記錄。
汽車出口實現跨越式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增長的新動能。2023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一直保持高位增長,增速超過傳統燃油車,每4輛出口汽車中就有近1輛汽車來自新能源汽車。
亮眼成績背后是“硬實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不僅“腳步更遠”,出口國家數量不斷增加,同時,歐美發達經濟體逐步成為目標市場。
無論一汽、上汽、奇瑞等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紛紛加快進軍海外市場。去年奇瑞控股集團出口汽車超93.7萬輛,同比增長101.1%,連續21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名。
“我們要打破中國品牌‘廉價’的陳舊觀念。”一汽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大勇說,紅旗品牌主動選擇發達地區作為目標市場,并在沙特、挪威等17個國家開辟銷售渠道。
令人欣喜的是,伴隨整車出口提速,產業鏈也在加速“出海”。動力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出口份額開始快速增長。
隨著中國汽車走出去步伐加快,海外消費者也越來越青睞中國制造。“四年前剛開始銷售MG時,我們門店每月大約銷售60輛汽車,現在每個月可以銷售150輛,這讓我們很驚喜。”澳大利亞一家MG汽車經銷商負責人帕斯夸萊說。
我國汽車走出去,還呈現出“量價齊升”特點,2023年汽車出口均價同比上漲。“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很好,能夠生產出滿足全球消費者的產品,所以會得到國外市場的青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說。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創新高
體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
回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歷程,市場滲透率從0到1%用了10年,從1%到5%用了3年,從5%到15%用了1年,從15%到30%用了2年,進入了實用主義者購買階段。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35.7%,提升8.1個百分點。
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不斷提升,一路疾馳底氣何在?“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助力中國汽車工業‘換道超車’。”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韌性強、產業鏈優勢明顯,技術持續注入發展動能,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也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生動實踐。
產業發展,政策先行構建發展“支撐軸”。“近年來,各部門先后推出70余項支持措施,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出臺配套政策,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說。
產業合作,演繹反向合資新范式。冬日的長春,室外冰天雪地,室內熱火朝天。作為德國奧迪品牌在中國設立的首家專門生產純電動車型的工廠,計劃投資額超過300億元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加緊建設,預計2024年底投產,年產能超過15萬輛。
依托新能源汽車產業塑造的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持續吸引來奧迪、大眾、寶馬、沃爾沃等全球汽車廠商反向加碼投資中國。在標普全球汽車大中華區汽車分析聯合總監陶杲看來,過去外方出技術,中方出市場、出人,現在可能是中方自主品牌出技術,外方出產能、出人。
鍛長板、補短板。持續激發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潛力,不斷優化充電樁布局,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動力,加大核心技術攻關,更好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正是擺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面前的“必修課”。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中國汽車產業的崛起正是一條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其中新能源汽車為中國汽車產業深度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良好機遇。“隨著中國經濟穩健恢復,汽車市場需求增長勢頭顯著,中國車市將進入年銷3000萬輛的新階段。”許海東說,2024年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依然是中國汽車業的主要驅動力。
(新華社記者宗巍、高亢、吳慧珺、周蕊、張建)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