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4月汽車工業產銷情況。今年4月,我國汽車出口量為50.4萬輛,同比增長34%。在此基礎上,前4個月我國汽車出口達到了182.7萬輛,同比增長33.4%。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燃油車性價比提升、新能源車出口激增,以及俄羅斯和歐洲市場的貢獻。該協會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先,出口空間廣闊,標志著我國汽車出口迎來機遇期,邁向發展新階段。
“機遇期”和“新階段”的判定,還有更扎實的數據支撐。中汽協此前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汽車新車出口同比增長57.9%,達491萬輛,繼連續超越韓國、德國后,第一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在2021年至2023年的短短3年間,我國汽車出口量從不足100萬輛迅速增長至近500萬輛。出口量的快速增長也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在2023年邁過3000萬輛產銷大關。中汽協表示,2023年汽車出口對汽車總銷量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7%。
當得起“第一汽車出口國”名號,當然不只憑量的增長,更看質的提升。判斷質量高低最直觀的依據之一,是價格。從海關總署的數據來看,2018年,我國整車出口均價為8.5萬元/輛,到2022年增長至12.2萬元/輛。而在2023年,汽車出口均價超過14萬元/輛,特別是出口到歐洲市場的汽車,均價達到21萬元/輛。
隨著我國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發力,新能源汽車出口均價也一路走高,從2021年的14.2萬元/輛提升到2023年的17.2萬元/輛。一些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售價比國內要高出不少。比如,比亞迪海豹在歐洲的售價為35萬元至40萬元,較國內版本不足20萬元的起售價貴了近一倍。汽車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售價普遍偏高,除關稅等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性能、產品力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得到了海外市場認可。
出口目的地的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汽車品質的提升。我國汽車早期出口目標市場主要是中東、非洲、南美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而現在的出口目標市場拓展到歐洲、北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德國一家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歐洲市場的份額首次超過4%達到4.3%。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歐洲汽車市場銷售的中國品牌達到30多個。
汽車產品出口從邊緣市場走向主流市場的同時,我國汽車企業還加快在海外建廠進行全產業鏈布局的步伐。比亞迪已在匈牙利建立歐洲首座新能源汽車工廠,投資數十億歐元,將生產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廣汽集團則加速在緬甸、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海外工廠建設。在前不久舉辦的北京車展上,從多家中國品牌車企推動“生態出海”“產業鏈出海”等舉措看,中國車企已經開始著手優化出海戰略,拓展出海渠道。
目前,全球汽車市場正面臨重大轉型期,對于中國汽車產業和車企而言,未來更充滿機遇。不過,需要正視的是,隨著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汽車“出海”之路將會更加艱辛。從外部看,汽車“出海”會面臨地緣政治、關稅、碳壁壘、技術法規差異、認證門檻、跨文化融合等諸多挑戰,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也在收縮對我國汽車開放的空間;從內部看,也面臨一些車企在“出海”過程中存在不合規行為、沒有形成全產業鏈體系“出海”局面、時有價格戰發生等一系列問題。隨著我國汽車“出海”規模繼續擴大,這些“內憂外患”有可能被進一步放大。
人們常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國車企也要認清這個道理,在“出海”方面既要看得遠,做好戰略性、前瞻性布局,又要走穩腳下的路,注重解決現實的、迫切的問題。要克服品牌認知與信任障礙,確保產品質量與國際標準接軌;關注汽車行業前沿技術去向,投資新材料研究以提升節能環保性能;遵守各國法規和標準,通過當地認證和測試,并考慮文化和消費者習慣進行市場定位;建立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網絡,與本土競爭對手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并關注地緣政治和貿易摩擦風險。可以相信,通過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中國汽車企業的“出海”之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中國質量報》【車市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