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最后的勝利》常德報道組實地走訪筆架城。)
(國軍74軍57師師長余程萬就是自此突圍而出。)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黎鑫 劉容 常德報道
筆架城是常德城區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文化濃郁的古城墻、干凈怡人的沅江風光,每天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的參觀。
然而,很多人不曾知曉,這樣一個不大的臨江文物景點,曾經卻影響了一位中將師長和一座城市的命運。
今天,紅網《最后的勝利》常德報道組實地走訪了筆架城,詳細了解了1943年常德會戰中,最后的“虎賁軍”英勇突圍的故事。
八千“虎賁軍”敗走筆架城
1943年11月16日,日本侵略軍分三路進攻常德城。當時駐守常德城區的國民革命軍第74軍57師,在師長余程萬的率領下,誓死駐守常德城,并先后在河洑、水星樓頑強地阻擊了由水、陸進犯的日軍。
然而,由于敵我軍力懸殊過大,援軍也受日軍阻擊,遲遲不能推進,戰至12月2日晚上,57師8000多人僅剩下不到300人在戰斗。
12月3日凌晨,余程萬在常德城西南角筆架城旁邊一棟民居內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會議商定,柴意新團長等人繼續駐守常德城,余程萬率部從沅江突圍,尋找和迎接援軍,最后反攻常德城。
“起初,余師長執意要守城。”常德會戰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鐘云鵬介紹,當時由于部下堅決反對自己守城,余程萬才答應了部下過江的意見。
當晚黑云密布,余程萬率部由常德市上南門至大西門的城垣低矮處爬上城墻,再到筆架城,用木梯懸梯而下到沅江岸邊,用五條沒有船槳的小木筏借著風力渡過了沅江。
1943年12月3日上午8點左右,常德淪陷。12月7日晚,余程萬率為數不多的士兵在德山附近的茅灣與援軍58軍新第11師第32團取得聯系,商定收復常德路線。12月9日拂曉,國軍從東門殺進常德,當天收復常德。
常德會戰研究會:余程萬是常德守城戰的第一功臣
對于很多人認為余程萬是棄城而逃的說法,鐘云鵬表示堅決反對。他認為,余程萬從沅江突圍是去接援軍,又不是跑到山里躲起來了,他應是常德守城戰的第一功臣。
同時,在常德收復后的幾天,重慶當局認為余程萬棄城沒有執行軍令,將其抓起之后欲重罰,常德各界和社會名流問詢后聯名上書力保余程萬。最后余程萬還是被判處兩年徒刑。
筆架城位于常德市武陵路的起點,因其狀如筆架而得名,由并列的三角形五個城垛構成,中間一垛最高,為3.75米,兩側稍低,為2.75米,再兩側又低,為2.35米。
筆架城曾多次修繕,有史可查的有七次。清同治《武陵縣志》載:“崇禎十一年(1638),邑人楊嗣昌奏請加修,三年竣工,拆舊易新,極其壯固。”1980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又撥款整舊如新。
游人登臨筆架城極目眺望,滔滔沅水從腳下流過,廣褒的綠色鄉村盡收眼底,成了市民休閑的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