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9月7日消息(記者賈國強)今日,第二屆中國公益金融論壇在京召開。來自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600多位與會者濟濟一堂,共同探尋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公益金融(SocialFinance)。包括前澳大利亞聯邦總理陸克文在內的三十位嘉賓分享了視野、觀點和實踐經驗,重點就金融環境進步帶來的新機遇、公益金融支持可持續發展與推動創新等主題進行了深入剖析。陸克文認為,公益金融正在全球逐漸進入主流。中國具有特殊的創新活力,這個市場的覺醒將改變金融格局。宜信CEO唐寧介紹,調查顯示,五成以上中國富裕人群希望參與公益慈善并拓寬渠道,從慈善捐贈走向公益投資。他預測,三年內公益金融可望與國際接軌,成為一種資產類別,成為財富管理、金融投資的標配。新增的資源亦將幫助社會領域更快更好發展。
以下是陸克文的部分演講內容:
在過去30年,中國的經濟變化是非常巨大的,這并不僅僅是我從報紙上讀到的,而且是我親眼所見。我看到在中國很多地方已經從貧困走向了富裕。但是今天,中國還有超過一億的人生活在貧困當中。全世界范圍內貧困人口還有10億到14億。兩周之后,世界領袖將會聚集在聯合國,討論世界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果我們要讓全球這14億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我們就必須實現這些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讓數以億計的人擺脫了貧困,這是對世界扶貧事業巨大的貢獻。所以說在這方面,中國可謂是世界上的領先者。
但是現在,我們所需要關注的就是,如何使現在仍然處于貧困中的人擺脫貧困,用什么樣的方式改善他們的情況。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我們如何為全球貧困人口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資金。因此,在世界范圍內為貧困人口提供小額信貸就非常重要。在此,我想要對中國政府在中國的貧困地區提供小額信貸這方面的努力表示贊賞。像宜信這樣的公司在提供小額信貸方面的努力也是非常值得贊賞的。
我們都知道,提供貸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是現在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通過一些新的方式,比如說互聯網金融來擴大信貸的可及性,通過使用新的技術,使更多的貧困人口能夠獲得信貸。我們都知道,對于金融機構來說,要建立全國性的網絡是非常昂貴的。因此現在這些新的技術,比如說互聯網金融就為這些金融機構提供了巨大的機遇,使他們能夠繼續擴展全國性的網絡。
同時,互聯網金融這樣新的方式,也使市場進一步的開放,如果我們要使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幫助小型企業的發展,我們就需要為他們提供廉價并且可及的信貸。因此,我對在座的各位致力于這個事業表示支持!中國的經濟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如何向這些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的經濟問題。
我從跟中國的企業家打交道的經驗知道,中國的企業家是非常具有創意的,通常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他們勤奮的努力,他們的創新力,而且是幫助他們能夠獲得需要的信貸。如果未來我們要創造更多的大型企業的話,我們就需要使今天的中型企業能夠成長為大型企業,使今天的小型企業能夠成長為中型企業,使今天的大眾能夠自己創業,創立自己的小型企業。而在所有的過程中,信貸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對中國來說,金融機構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是一個至關重要事情,這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對于銀行和金融機構來說,他們貸款給大型企業,是一件非常輕松的事情。這對于銀行和金融機構來說,也是最為安全、最容易的事情。
但是,對于這些銀行和金融機構來說,最具有創新力和重要性的事情是培養未來的客戶。這意味著他們需要為貧困人口提供小額信貸,為中小企業提供他們所能夠支付的廉價貸款,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當然,所有這一切都取決于中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現在我想來談一下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發展。
首先,中國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經濟體,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果以某些指標來看,中國其實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了。第二點,經濟理論以及經濟發展歷史告訴我們,經濟是不可能永遠以兩位數的速度發展的。第三點,中國政府所謂的新常態,其實是一個常態,這是世界經濟發展史上非常正常的一個路徑。所以,如果我們認同這個世界經濟趨勢的話,我們就必須要認識到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將會放緩的。
現在有討論,經濟發展速度將會放緩到一個什么水平,這也是經濟學界非常熱烈討論的一個問題。我的觀點非常簡單,如果中國經濟發展仍然能夠以6%到7%的速度發展,考慮到中國現在的經濟總量,這樣的發展速度在未來20年,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巨大的貢獻。
在中國現在的經濟階段,進行經濟發展模式改革是非常正確的事情。我研究了三中全會中有關經濟新模式的決定,這些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模式的選擇是非常正確的。如果我是中國的公民,如果我是國務院的一個成員,我也會同意這樣的一個決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長期的規劃。
現在,中國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非常疲軟的國際經濟,現在世界經濟的發展形勢要比世界經濟規劃者的預計要更加疲軟,比中國經濟學家預測的也更加疲軟。在這樣一個從舊模式到新模式的轉型階段,目前的經濟還沒有提供足夠的動力。如果我們展望中國經濟的未來,我們必須要認識到一點,那就是出口對于中國經濟的貢獻將不會像以前那么巨大,主要的原因就是國際經濟現在處于一個比較疲軟的階段。
如果說出口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像過去那么大的話,那么制造業對于經濟的貢獻也不會像過去那么大了。因此中國的經濟規劃者和管理者就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困難,因為處于世界經濟形勢疲軟的大環境下,中國還開展著深刻的經濟政策和體制的改革。
簡而言之,我對于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是保持非常樂觀和積極的態度。中國經濟的根本優勢仍然沒有發生變化,而且中國的消費市場潛在的優勢也是非常巨大的,同時中國的服務業也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能夠提供更大的優勢。
基于上述這些原因,我對于中國經濟的未來持有樂觀的態度。同時我也認識到中國現在面臨的巨大的挑戰。因為我們都知道,政治在每一個國家都是非常困難的,經濟政策是尤為困難的。因此我們對于現在面臨的現實狀況要保持一個現實的態度。
最后,我想對世界經濟發展談幾點看法,我們從世界銀行、國際貨幣資金組織和OECD組織中看到,他們對于世界經濟未來的發展預測是比較溫和的。因此我們來看一下世界經濟的增長,這對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非常困難的階段。歐洲現在的經濟發展仍然是很疲軟的,美國的經濟在復蘇,但并不是很強勁,亞洲的情況是錯綜復雜的。因此對于所有經濟體的挑戰,就是要尋找新的經濟發展動力,而這些動力并不是那么難以發現的。我們需要進一步開放世界貿易,因為現在世界貿易并不像過去那樣是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的推動力了。
同時我們也需要促進世界范圍內基礎設施和投資的改革,從這個方面來看,中國建立亞投行就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可再生能源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資點之一,因此這也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主要的機遇。
毛主席曾經說過,女人撐起半邊天,但令人遺撼的是,現在女性并沒有撐起世界經濟的半邊天。因此我們需要在世界范圍內實現性別上的經濟平等。這個原因不僅僅是關于機遇的平等,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平等,我們能夠在世界范圍內釋放出巨大的經濟活力。在歷史上都認為女人是內人,未來非得當作外人不可。我之所以這么說,就是因為現在性別平等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缺口。
最后一點,如果我們要尋找經濟發展新的推動力,我們需要貧困的人口和貧困的國家能夠發展起來,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因此我們使這14億貧困人口真正為世界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他們可以成為企業家,建立中小企業,這將會驅動世界經濟的發展,而不會成為世界經濟的負擔。
同樣的在中國,現在的一億多貧困人口,如果他們能夠獲得這樣新的經濟機遇,從而發展壯大起來,他們也能夠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新的驅動力,在這方面,平等和經濟發展也就融為了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