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位于煙臺萊陽的魯花集團采訪。
10月13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煙臺蓬萊機場,感受新煙臺的“起飛”之勢
10月14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來到煙臺港采訪。
10月14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成員來到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觀察采訪中觸摸煙臺搶占“一帶一路”先機、不斷挺進“深藍”、打造海洋利器的脈博。
大眾網記者 盛堃
作為山東最早開埠的城市之一和山東半島的重要港口城市,煙臺市與“一帶一路”有著無盡的情緣:煙臺是古代東方海上絲路首航地;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煙臺憑借其豐富的歷史文化、交通物流、對外開放等多方優勢成為十五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如今,煙臺港成為了“一帶一路”上的黃金中轉點,上海通用東岳基地生產的汽車從煙臺駛出國門,中集來福士制造的海上鉆井平臺開到了世界各地……
10月13日-14日,“新常態·新定位·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東線采訪團在煙臺采訪,近距離觀察“一帶一路”中的煙臺。
煙臺,從古至今都不是“一帶一路”的過客
煙臺與“一帶一路”的緣分要追溯到戰國時期。
要形成絲綢之路,必須要有發達的絲織業。煙臺市委政策研究室有關負責人說,煙臺正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植柞養蠶地區,為開辟海上絲綢之路帶來了充足貨源。戰國時代,煙臺地區的芝罘等港口就是當時齊國的著名口岸。到了唐朝,設在煙臺地區的登州港,已經與明州(寧波)、廣州、泉州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港口,成為唐代與周邊各國交流的出海要道。而后世所稱的“登州水道”,即從蓬萊出發,通過長島島鏈,連接遼東半島,轉至朝鮮半島的航線。
盡管這段歷史一度不為人熟知,但隨著“一帶一路”熱潮的興起,東方海上絲路首航地已成煙臺的“城市名片”。今年3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遠景與行動》將煙臺市列為十五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對于融入“一帶一路”,煙臺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要求編制了《煙臺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實施方案》,在規劃布局、招商引資、保險服務、交流宣傳等方便做了很多部署,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今年9月初,在“2015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上,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永霞說,煙臺將開辟“一帶一路”運輸新通道,積極推動中韓鐵路輪渡和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等戰略項目,加快推進環渤海高鐵等三條鐵路線的規劃建設,今年吞吐量可達一千萬人次的煙臺蓬萊國際機場開始啟用。明年,貫穿東西的德龍煙鐵路開通運行,直達歐洲的鐵路國際班列將形成新的亞歐聯營大通道。
張永霞說,煙臺擁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一個國家級高新區域和一個保稅港區及東部海洋經濟新區。今年,按照“兩國雙園”模式規劃建設的中韓煙臺產業園,是中韓兩國政府重點推進的產業園區。“煙臺制造業實力雄厚,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潛力巨大”。
海上絲綢之路曾讓煙臺地區有過“日出千桿旗,日落萬盞燈”的輝煌,被列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后,煙臺市也重登山東乃至全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
煙臺,要做“一帶一路”的見證者和探路者
9月25日晚6時許,隨著最后一駁船鋁礬土裝上大型散貨船“韋立信心”號,貨船鳴笛啟航駛往山東煙臺港。在煙臺港與國內外戰略合作伙伴共同努力下,一條從幾內亞外礦山到國內終端廠家用戶、集多式聯運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全面建成。根據《“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行動規劃綱要(草案)》,煙臺港集團正在將煙臺港建設成為“一帶一路”的海陸雙向戰略支點。
煙臺港集團董事長周波說,看“一帶一路”的略路線圖,煙臺港陸地上的、水上的都有份,我們處在最佳的中轉位置。一部分到了中亞,歐洲,非洲;一部分到了長江,可以進行梯型的貨物中轉,對煙臺港帶來新的機遇。目前,煙臺與“一帶一路”64個沿線國家都有貿易往來,而煙臺港正是這些貿易往來的見證者。
中集來福士是煙臺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合作的企業之一。三年前,我國首個海外EPC總包大型海工項目——里海自升式鉆井平臺CaspianDriller就是在這里完工交付的。“制造企業、船級社、研究院、學校……與海上平臺有關的最優秀的方面都進到這里了,從這里走出去的產品也必然是最優秀的。”說起公司建造的海上工作平臺,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市場部品牌管理經理潘細錄如數家珍:“從項目設計、建造,再到調試,每一個環節都刻印著‘中國制造’的烙印。”
在位于煙臺開發區的上汽通用煙臺東岳基地,不到60秒就有2臺車駛下生產線。這里生產的汽車是山東省第一輛駛出國門的汽車,這里生產出的雪佛蘭賽歐連續多年保持國內單一車型全年出口銷量第一,這里實現了整車向智利、阿爾及利亞、秘魯等23個國家出口,甚至即將向美國出口整車。
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為煙臺市重要的對外合作區域。據煙臺市商務局統計,目前煙臺市累計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項目1000多個,實際使用外資15多億美元。僅2014年上半年,煙臺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就增長61.5%,有280多家企業走出國門,扎根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一帶一路”規劃提出以來,煙臺正向沿線各國表現著“包容、共贏”的形象,正嘗試打造“一帶一路”上的“煙臺產業園”,打造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在更廣空間、更大平臺上推動經濟轉型發展。
煙臺,政府服務做企業融入“一帶一路”的“墊腳石”
今年6月1日,煙臺中韓產業園新聞發布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在韓國首爾成功舉辦。就在當天,煙臺市委書記孟凡利現場宣布:煙臺中韓產業園將全力打造中韓產業合作的“升級版”,使其成為中韓自貿區合作的范例。
作為一座與韓國隔海相望的城市,煙臺與韓國的經貿往來、民間交流由來已久。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煙臺正在通過推進中韓產業園建設,全力構建中韓產業合作的“升級版”。煙臺中韓產業園規劃總面積349平方公里,包括新興產業區、臨港經濟區和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形成“一園三區”空間布局。
煙臺中韓產業園建設是在政府主導下,通過科學規劃和布局,把國外的企業領進來,促進合作效益的最大化。除了這樣的大項目建設之外,為了給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企業服務,煙臺市的相關部門也“蠻拼的”,做起了企業的保姆,不斷創新著服務模式。
煙臺市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煙臺今年將舉辦“一帶一路”說明會、境外投資促進會等多場活動,還將建立沿線國家政策項目信息庫,對中方協議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建立跟蹤服務制度。
為了給企業服務,煙臺探索了一種模式:海外園區式發展,企業服務企業——龍頭企業在國外建園區,中小企業跟進配套,單槍匹馬闖天下變集群式“抱團”闖世界。如,萬華集團在匈牙利建有一個產業園,從水電設施到醫院賓館一應俱全,當地還有36名帶槍警衛全天候執勤。為形成上下游產業鏈,萬華還在國內舉行了多場推介會,中國企業可“拎包入住”,產業鏈上多方共贏。煙臺致力于在“一帶一路”沿線開辟“煙臺村”乃至“中國村”。
孟凡利對煙臺在“一帶一路”中的定位是“做尖兵”。他認為,“一帶一路”沿線新興經濟體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廣袤藍海,總人口約44億的“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互利共贏之路,更是中國企業轉型升級廣闊舞臺。煙臺深刻把握這一機遇,借勢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謀劃改革發展與對外開放良性互動,著眼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經濟轉調,引導更多企業走出去。
據介紹,2015年前6個月,煙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長8.07%,分別高于全省、全國0.7和1.9個百分點。上半年,煙臺全市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13億元、利稅740.7億元、利潤567.5億元,分別增長6.1%、5.1%和5.8%,三項指標總量分別居山東全省第1、2和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