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6月29日,首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舉辦,眾多企業“身懷絕技”,智能定制服飾、智能測繪、智能生產管理……一個個智能科技項目奪人眼球。通過現場走訪,“津云”記者發現,近年來很多傳統企業選擇通過智能科技來改變以往的生產制造模式,智能化的應用、體驗為企業發展裝上新引擎。
智能研發生產服飾
智能裁衣定制銷售 貼身服務煥發新商機
試衣服號碼不合身,定制衣物擔心時間太久,當這些問題遇到智能科技后,便不再成為問題。在世界智能大會展廳,廣州千昱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珍平告訴“津云”記者,傳統服飾企業習慣于批量標準尺碼生產,工藝流程一致,貨物容易囤積,而定制個性化服飾可以避免囤積壓力。不過,相比于批量生產服飾,個性化的定制生產時間被拉長。
“一個有10余年設計經驗的企業,做一件定制服裝可能也要1天的時間。而通過引入智能研發系統,我們可以快速準確地計算個體的尺寸,并且生成相應的設計方案和工藝流程。借助技術,從定貨到出貨7天可以完成。預計2017年年底,企業將實現每天生產千件定制服裝的目標,改變傳統生產模式。”楊珍平說。
有了智能技術支撐,不僅量體裁衣方便了,穿衣的健康合身也被考慮進去。該企業產品經理周敏介紹,消費者通過APP下單定制衣物后,哪里需要調整尺寸、加花色,工作人員都可以直接進行調整、改進。“比如定制美體內衣時,我們可以對消費者全身46個部位進行測量,對心臟、胃部這些部位減少受壓面。同時,專業的研發設計和體質分析專家會根據個體差異進行測算,打造健康合理的定制衣物。”周敏說。
智能管理系統
智能管理優化生產 軟硬件應用代替人工
利用智能信息化系統管理,企業好比搭建房子、精裝修。這是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發展部項目經理張慶豐的比喻。從2009年介入智能制造信息化系統以后,徐工集團的生產制造有了“精準”管理,這為企業轉型發展輸送了“新鮮血液”。
張慶豐說:“除了通過軟件進行管理之外,我們還引入硬件,即設備集成平臺。比如高端的數控機床,通過智能機器人、無人搬運車,以及網絡搭建,把高端的智能數據采集出來,反饋給生產控制指揮中心,為生產管理提供有效信息。同時,利用自主研發的PR信息,根據現場的生產情況,把生產任務進行合理排序,并有計劃地下達到各個生產工段,實現人機交互作業。”
據了解,智能信息化的應用不僅優化了徐工集團的生產制造環節,提高了制造水平和產品質量,也為同行業提供了智能化經驗。
智能測繪技術亮相世界智能大會
智能測繪加快制造 聚焦30微米精準測量
在世界智能大會的展示區,智能測繪也吸引了廣泛關注。利用機器測量,企業的工作精度和速度得以升級。
據智能測繪研發企業相關負責人李衛杰介紹,對于制造企業,利用智能測繪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造船行業,一條船要對其外部尺寸進行檢測,憑人工比較慢,我們通過移動類似于‘機器人’的小車+手臂+測量儀器這一組裝設備,很快可以把整條船的外尺寸測量出來。”
不僅如此,利用該項技術,對于文物保護也能發揮作用。李衛杰說:“剛出土的古董,儲存多年后可能會有破損,我們可以在其出土時對內外尺寸掃描測量,日后萬一有破損,可以調出原圖紙對文物進行補救。”
“津云”記者了解到,能夠快速測量船舶或是進行文物實體測量,得益于智能測繪技術的紅外掃描,其精準度達到30微米。此外,該項技術可以通過測量體貌,再結合3D打印技術,幫助截肢患者生成最符合本人的肢體。(“津云”記者李鑫 攝影王欣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