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學安
近日,北京高新技術企業維泰凱信新技術公司從首都師范大學獲得專利“階梯加熱紅外熱破技術測量厚度的方法”的使用許可,公司在一年內可免費使用該專利技術,一年后再開始支付第一筆專利許可費用,這讓這家企業喜出望外。其負責人稱:“過去從高校獲得技術專利許可至少需一年,如今從雙方啟動協商到協議簽訂只需半個月,沒想到還是‘零門檻’。”
(據11月24日新華報業網)
科技成果轉化一直以來都是公認難題。對科研機構和團隊來說,“成果沒人用”是一大困惑,很多科研成果由于缺乏第一時間與市場主體對接、路演、推介的機會,其價值得不到盡快體現,從而失去創新意義。同時,支付高額轉讓費購得的科研成果,在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等環節能不能發揮預期效果,也是讓中小企業舉棋不定、不得不考慮的風險因素。
一邊是中小企業急于拿到專利使用許可卻沒有那么多錢,一邊是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因為估值難、定價高而被束之高閣。這種“困住兩頭”的窘境,亟待化解。為此,日前,北京推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改革試點,鼓勵高校院所通過許可方式轉化科技成果,授權中小微企業先行使用,并引入擔保機制,約定后續收益。此番探索降低科技成果轉化門檻,利于高質量科技成果向中小企業流動。
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費”改革試點,不僅是技術轉讓交易環節付費方式的改變,而且是從付費這個牽動性環節著手,著力打破科技轉化成果難點堵點的系統性解決方案,要避免科技成果躺在實驗室里“睡大覺”,就必須豐富政策選項,拿出真金白銀支持,明確科技成果轉化成本誰來擔,以此對沖風險,打消各方的后顧之憂,促成更多企業和科研機構實現深度合作,達到提升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的目標。“先使用后付費”是一個好的開端,它啟示更多科研部門、機構打開思路,真正實現把論文寫在產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轉化在企業的目標里。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