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在某直播平臺上,一位主播在銷售當歸黃芪鐵片保健食品時宣稱其可以“補氣血”、改善掉頭發癥狀;在另一直播平臺上,一位主播在銷售一款名為“×××黃浦茯苓膠囊”的保健食品時,稱其對肚子脹氣、胃部疼痛、反酸、惡心等“有一定效果”……近日有媒體報道,目前網絡直播領域類似這樣夸大宣傳的現象并不少見。這種做法涉嫌違反相關法律規定,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我國《食品安全法》《廣告法》均規定,保健食品廣告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且應當聲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3月1日頒布施行的《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管理暫行辦法》重申,未經審查不得發布保健食品廣告,保健食品廣告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且應當顯著標明“保健食品不是藥物,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盡管我國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但仍有一些人屢屢觸碰法律紅線。事實上,“保健”市場亂象已存在多年。從媒體報道中可以看出,這些年“保健”市場很火,但這種“火”是由概念炒作、夸大宣傳、欺詐營銷等手段燒起來的。把普通食品“偽裝”成保健品甚至藥品、把保健食品“拔高”成藥品或者夸大保健食品的作用,這種現象層出不窮,不少商家靠忽悠蒙騙消費者賺取暴利。
保健食品的營銷目標多為老年人,曾有人說,現在“騙子太多,老人都不夠用了”,這并非只是調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保健食品市場年銷售額約2000億元,其中老年人消費占了一半以上。我們知道,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逐漸變差,他們普遍會產生一種“怕病”心態。而保健食品宣揚“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理念正好契合了老年人的這一心理。另有數據顯示,購買保健食品的老年人中,超過60%的人看中的是“功效作用”,認為其“能夠調理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或者免疫力,預防疾病”,而對于保健食品不是藥品,對于疾病沒有治療效果的認知不夠,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容易被忽悠,這就讓一些不法商家鉆了空子。
近年來,針對保健食品市場亂象,相關政府部門持續加大治理力度。2019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的百日行動;今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市場監管系統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圍繞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領域涉詐問題隱患,加強市場監管。整治行動收到顯著成效,線下銷售“保健品”亂象得到有效遏制,不過,目前“保健品”坑老問題有由線下向線上轉移的苗頭。當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網購,有報告顯示,老年人最大的非理性消費風險由2017年的線下購買保健食品,變為2021年的過度網絡購物,而其網購時最熱衷的依然是保健食品。但不法商家以直播帶貨等網絡銷售形式忽悠老年人的手法,仍然是以前那些老伎倆。
由此可見,加強“保健”市場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法律人士建議,針對目前線上存在的“保健品”銷售亂象,應多方發力,形成共治局面。對于銷售商家,平臺要把好資質關,嚴格審核其是否具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等資質;加大日常監管力度,發現存在虛假宣傳等行為,要及時采取停播下架等措施,并向有關監管部門報告。就政府職能部門而言,要盡快建立完善保健食品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通過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等更嚴的懲處措施,改變保健食品領域違法成本過低的現狀。同時,要持續加強線上“保健”亂象治理,加大聯合約談、聯合執法、聯合曝光、聯合懲戒工作力度,嚴厲查處虛假夸大宣傳等違法違規問題,并向消費者發布警示信息,倒逼網絡主播和相關平臺商家增強自律意識,規范營銷行為。
《中國質量報》【觀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