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通報一起案例:消費者孔某在某餐館用餐時,工作人員要求其掃碼點餐,孔某點餐后發現個人信息被獲取且無法自行刪除,便將該餐館訴至法院。法院審理認為,餐館未告知孔某可人工點餐,誤導其以為只可掃碼點餐。掃碼點餐程序要求必須關注餐館微信公眾號,并授權其獲取孔某的相關信息,屬于變相強制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構成侵權,判令餐館刪除孔某個人信息,向孔某道歉,并賠償孔某為保全證據花費的公證費用5000元。
對于這樣的判決,不少網友點贊,稱法院判得好,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移動通信技術快速發展讓消費者“一部手機消費天下”成為現實。日常生活中,點餐、購物、繳停車費等諸多消費場景均可掃碼瀏覽、支付,極大方便了消費者。掃碼消費可為經營帶來更多好處,比如,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快速提高自家公眾號或小程序的關注度,以便更好地推廣產品或服務;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可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消費特征,從而制定更為有效精準的營銷策略;與第三方平臺或商家合作,通過掃碼跳轉推送客流量來獲取利益等。
不過,受利益驅使,許多商家通過掃碼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變得貪得無厭,而消費者也正在為此付出代價。在一些消費者看來,消費過程中掃碼關注商家的公眾號或下載其小程序無可厚非,這樣有助于全面了解商家信息,方便消費。但令他們反感的是,部分商家為掃碼消費設置條件,使其蛻變為“形式上自愿、實質上強制”的捆綁式掃碼。還有的商家在消費者關注后不斷推送各類廣告營銷信息,讓人不堪其擾。消費者最為擔憂的是,掃碼之后或會埋下個人信息安全隱患。有媒體曾就掃碼點餐問題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2.9%的受訪者擔心掃碼時被要求授權獲取個人身份、地理位置等信息,這些個人信息會被泄露。
事實上,掃碼授權模式的確潛藏著個人信息被泄露的風險。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涉及二維碼的風險主要有兩類:一是掃描后進入釣魚網站,消費者被引誘填寫各種信息,致使其個人信息甚至個人錢財被盜;二是打開惡意下載網頁,手機被植入木馬病毒。由于制碼技術幾乎“零門檻”,加上二維碼監管領域存在法律空白,導致很多二維碼應用某種程度上處于無序狀態。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2022年,82.3%網民親身感受到個人信息泄露對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接近半數的網民認為個人信息泄露情況嚴重或非常嚴重。
從法律角度看,自由選擇是消費者獲得稱心如意的商品和服務的基本保證,也是《民法典》自愿原則在消費交易中的具體體現。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權利,有權自主決定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因此,商家要求消費者掃碼關注公眾號這一看似“常規”的做法,可能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
當下,消費者“苦掃碼久矣”的呼聲已引起相關監管部門和消費者組織的重視。6月,針對掃碼消費中存在的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反對強制關注公眾號”的消費監督工作。三季度以來,一些地方的網信辦、市場監管等部門約談問題企業,發出“掃碼”消費提醒,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整治商家掃碼亂象,需多方參與,形成共治合力。相關部門應盡快完善關于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出臺相關解釋和細則,對商業化的掃碼授權模式進行規范,為商家強制掃碼行為畫定法律紅線。相關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強化對掃碼消費的監管,加大對涉嫌違法違規商家的懲處力度;增加此類案件的曝光量,提高法律震懾力;疏通投訴舉報渠道,鼓勵消費者積極提供違法線索。平臺及商家要加強自律,不能出于一己私利將掃碼變成“設卡”,要在獲取消費者數據時做到“采之有界,用之有度,護之有責”,同時重視消費者保護隱私的正當權益訴求,為不愿意或不能“掃碼”的消費者提供相應的服務。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