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延伸沒有邊界
——記“感動臨滄年度人物”候選人趙秀瑛典型事跡
趙秀瑛,女,1964年9月生,佤族,現為臨滄市云縣質量技術監督局主任科員,負責本單位內部、部門之間的相關協調工作并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書。1994年6月,她不幸患上了直腸癌。19年來,她樂觀向上,長期帶病堅持工作,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2011年經檢查病灶消失,基本恢復了健康。2013年被推薦為“感動臨滄年度人物”候選人。推薦辭的深情表達,詮釋了一個平凡的質監人不平凡的19年:雖你身患絕癥,但辦公室的夜晚常見你的身影,忘我工作;雖家境窘迫,你極富有愛心,汶川、玉樹、彝良、云南旱災捐款名單上有你;新農村建設的戰場上有你;17年來,你一直頑強地與病魔搏斗;在許多地方,我們感受過你的堅強,從你的身上散發出奉獻、堅忍的芳香,你用樸實艱辛的人生書寫著頑強、執著與善良。
病魔只是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
直腸癌——這對于一個以獨力支撐整個家庭的女性而言是多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呀!可她卻硬扛了下來。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她與病魔抗爭19年而堅強不屈?是哪種精神鼓勵她帶病堅持工作而樂觀向上?讓我們走進趙秀瑛的內心世界,感受她那艱辛卻感人的生命歷程。
1994年6月,第一次放化療就令她的身體極度虛弱,她躺在病床上,進食少的可憐,疼痛發燒如影隨形……她甚至產生了“躺下了就不想再爬起來”的念頭。可是年幼的孩子,下崗的丈夫,年邁的公公婆婆,喚起了她內心深處那份強烈的責任意識。她堅持鍛煉,合理膳食,積極治療。最重要的是,她在時刻提醒自己:“明天會更好,要樂觀。”她將癌癥當成生命里的一段小插曲,雖然韻律低沉,但卻是一曲華美生命樂章不可少的一部分。
就這樣,身體日漸好轉了,她對身體的擔憂慢慢消散了,可她心中仍有一份牽掛放不下。
工作是生命的支撐
1999年10月,時逢全國質監系統實施重大改革,她不顧單位領導及家人的勸阻,毅然回到了工作崗位,投入到繁忙的質監部門機構改革工作中。“難道工作比命還重要嗎?患絕癥的人怎么能安心做好工作?”不理解她的人心頭總會打上幾個大大的問號。可她用行動回應了那些質疑的聲音。她不管白天黑夜,總是加班加點,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務。她不叫苦,不喊累,從未因身體不適請過假,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回到家里,只見她常常用手頂著肚子,臉色慘白,疼痛難忍。家人心疼她,可又勸不動她。
她說:“我愛質監這份工作,它同樣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原來她要將癌魔的危害徹底的清除掉,她不但要奪回感受生命的權利,還要奪回經營生命的權利。“難道就不怕因為工作勞累而導致癌癥復發嗎?”我們都不禁好奇的問。“怕!可如果不抓緊工作和生活,不就真的被癌癥殺死了嗎?”她反問道。在她看來,工作是生命價值的體現。
就這樣,她在做好規定工作之余,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他們排憂解難,為他們傳遞愛的正能量。贏得了前來辦事的群眾、質監系統上下領導和干部職工的好評,為臨滄質監事業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是啊!她活的認真,活的實在。同事、領導無不為她的精神而動容。也許是生命體也被她那股精神感動了,2011年復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已經消失了。
可她沒有停下經營生命的腳步。
愛,沒有邊界
“治病就耽誤了好幾年,黨和政府為我花了好幾十萬元醫療費,沒有黨和政府,我不可能活到現在,我從死亡線上回來后,覺得時間太寶貴了,我要把逝去的時間補回來。”她認為對黨和國家最好的回報就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
汶川地震災區捐款名單上有她、玉樹災區捐款名單上有她、彝良地震災區捐款名單上有她、云南抗旱救災捐款名單上有她、新農村建設扶貧掛鉤結對名單上也有她……
遠方的那些群眾,她不曾相見,可那份發自心底的善良將她愛的潮水引向了遠方。
從家人到同事,從辦事群眾到受災群眾。她的愛如一圈圈波紋向遠方蕩漾開來……她平凡,她做的事更平凡,可作為一名質監人,她明白:我們對群眾最大的貢獻就是將這些平凡小事做好。
其實,她給予群眾的又豈止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