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運已拉開帷幕,預計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8億人次。近日,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全力做好2018年春運工作的意見》指出,今年春運期間,公安、交通、鐵路、民航等部門,要對違法違規經營主體、直接責任人和嚴重失信旅客建立信用記錄。各類信用記錄要及時推送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這無疑是給各類失信行為亮出的一道“緊箍咒”,將為廣大旅客的春節回家路創造更溫暖更舒心的出行環境。
春運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為中國獨有特色。“春運”一詞最早出現于1980年的《人民日報》,至今已有38載。每到春運,外地人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買到票了嗎?”這樣的對話,既飽含著在外游子的急切回家的心情,也反映出面對龐大的流動群體,人們對交通運輸能力提升的期盼。近年來,有關部門在解決買票難,打擊“黃牛”等社會熱點方面出臺措施,對違法違規經營主體、直接責任人加大處罰力度。與此同時,也不能否認有個別旅客的不文明舉動,甚至造成嚴重的失信行為,也是擾亂春運市場的不和諧音符,不僅擾亂運輸秩序還危及旅客生命財產安全。
比如,在高鐵或動車上,列車員和車上廣播會反復提醒“全車禁煙”,因為吸煙很有可能導致火車急剎車,造成安全隱患。但還是有“癮君子”在過道或躲在衛生間吸上一半支。在普通列車的車廂連接處設有專門吸煙的地方,但在座位上抽煙的情況卻沒有杜絕。在春運期間,還經常看到高速公路擁堵路段垃圾遍地,在火車站的候車廳里腳踩座位、行李占座等不文明行為。而幾乎每列即將開行的火車總會出現持偽造、過期等無效車票或冒用掛失補車票乘車,其背后的原因就很值得反思:除了需要對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重拳打擊,還要防止有些人心存僥幸,用欺騙的手段以求蒙混過關......
古人也云: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誠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春運期間誠信建設升級,旅客的失信行為納入信用記錄將被推送給相關社會征信機構,影響旅客的各種信用分,嚴重的將被納入失信聯合懲戒。也就是說,做出嚴重失信行為的旅客,小到損壞其在親戚朋友心目中的形象,大到影響其今后出行及貸款買房買車,甚至市場準入門檻。如出國游玩、學習、置業。總之,如果信用有問題,“辦事”會很難。屆時,或許有種感嘆:有錢也沒地方花啊!此外,被列入失信行為信用信息記錄的旅客,會受到5年內不得乘坐G字頭列車以及D字頭列車一等座等不同程度的懲罰。
隨著國家加大誠信建設的力度,越來越多的失信人進入大眾視野。筆者身邊就有一位進入不良信用記錄之人,因嗜賭成性,欠下巨款,被銀行拉入黑名單,現在只能窩在家里,寸步難行,浪費美好時光。這雖然與春運無關,但要引以為戒,切莫進入不良信用記錄,步入后塵。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春運,說到底還是回家團聚過好年,但路程上的不誠信不文明行為實在讓人想不出“好”。現如今,有信用記錄加持,此后,任爾是大鬧天宮的孫猴子,緊箍咒下也得乖乖聽話,做一名安分守己、有責任有擔當的“出行人”。
春運已是人擠人很難出行,若再無信用將更加難行,千萬別因小失大,再因為不良信用記錄阻擋回家的路。(徐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