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22日電(記者劉杰)記者從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員在新疆吐魯番吐峪溝石窟寺發掘中,出土了多部佛經寫本、陶器、紡織品、木質建筑構件殘件等,其中,“日月星辰”紋樣織物為當地首次發現,引起專家學者的關注。
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立棟博士介紹,“日月星辰”紋樣織物是一個在方形織袋正面織染的紅底白色圖案,中心為日形,由雙重圓形及外圍一周光芒射線組成。日形圖案右側為一道彎月,其中為聯珠紋,彎月右側為珠狀光芒射線;日、月外圍零散分布有較多五角星圖案,中心為空心五邊形,外圍有弧線和光芒射線,織物背面為黑色素面。
夏立棟表示,這件“日月星辰”紋樣織物圖案與吐峪溝西區中部高臺K27前室右壁壁畫中的圖案極為相似,為辨識此壁畫的題材提供了重要比對資料。
考古人員在2017年對吐峪溝石窟寺東區北部下層遺址群進行了發掘,新發現1座塔廟窟、1座佛殿窟、窟前平臺和寺院北側墻垣遺跡,確認寺院北側墻垣以外為淤泥堆積層。該區域與早期沖溝相連,用于寺院排洪。這一區域的發掘為重新認識吐峪溝東區北部石窟寺院的整體形制布局、寺院下層院落范圍提供了新資料。
吐峪溝石窟寺是高昌石窟寺群中開鑿時代最早、年代跨度涵蓋整個高昌佛教史、營建規模最大、洞窟類型最為齊全的具有年代標尺性意義的佛教石窟寺遺址群。在此前的七次發掘中,出土了大量佛經寫本及洞窟壁面墨書題記,契約、名籍、帳帖等世俗文書及大量紡織品、陶瓷器、木器、鐵器、銅器、動植物遺存,為探究吐峪溝不同時段佛典的流行、翻譯和寺院經濟、僧眾日常生活提供了直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