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如山心胸似海
——我國著名書法家傅小冰
□ 張 政
每想到嘉陵江,記憶中總有江岸茂綠的竹林,秀美如畫的大佛壩,碧波蕩漾的嘉陵江水拍打著潔凈的沙灘,而此刻藍天如洗。在這樣的清新中推開窗戶,揮毫潑墨于書案,總會有許多詩意注入書卷中。
我國著名書法家傅小冰就是在偉人故里文化底蘊厚重的自然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不僅如此,他的成功,同時也浸潤著世代祖上的書香之氣。他的祖父和父親均是將門書香之后。在這樣的家庭土壤生長起來的后生,其書藝書風的發展是可想而知的。而小冰確不負祖輩之厚冀,有志于書法藝術,數十年堅韌向上,臨池創作不輟,收獲頗豐。
首先,他選擇了一條正確的書法之路。從傳統上進行開掘,溯源魏晉,而后直下唐宋明清。書法傳統,不僅是筆墨技法,而更重要的是先賢們那種高尚情操與修養,那種心筆合一的書法創作過程,將作品視為自我人品。從本質上來講,書家是以作品來傳達自己的性情,彈撥自己的心弦,并以此而期獲知音。小冰在繼承傳統書藝的同時,更注重學習先賢們的品格,進而開拓著與時俱進的書法藝術。
三年前,筆者在報刊雜志上見到他的書法作品,印象甚深。從開篇到結尾一氣呵成,布局合理,章法甚佳,線條硬朗,點劃精妙,而且,勁健中充滿秀麗,清新中飽含古樸,密聚處頗為渾厚,空靈處多有想法。
從作品中可以見到小冰的“顏歐柳”楷體功力深厚和瀟灑自如的“二王”的影子,也可見唐宋明清大家的韻致。還有他同時創作的橫幅“蘭亭序”、“心經”、“沁園春”、“不忘初心”等作品都給筆者留下了同樣的成功作品的感受。一位書法家創作不是一副作品,而是許多作品均有不俗的成功表現,展示和體現著這位書家已踏上很高水準的臺階。
縱觀當代書法家之作,大多娟美清秀,又小作居多,而小冰諸多風格各異的作品,令人刮目相看。筆墨純熟且能開張,氣勢恢宏,使人感到有不讓須眉之英氣。在大字創作上難于把握全局,技法也不易施展,能將大字寫得既有氣勢又不失書卷氣,是對作者功力的考驗。小冰能成為我國一代書法大師,是名副其實的當代名家。
盡管小冰是業余從事書法創作,但可以看出書法是他生命的內核。通過藝術創作,在抒發自己的積極人生與高尚情操,寫自己雋麗又剛健、凝重又清新、傳統又富時代精神的內心世界。一個書法家有什么樣的性情與修養,就有其什么樣的作品追求,在這一點上,可謂字如其人。
書法之所以稱為法,就是其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規矩約定而成。如果橫空出世不要這規矩,那很容易,但也就不是書法了。書法的創新是永恒的,但它總是在傳統的基礎上攀登與前行。筆者認為小冰的創作,就是在這樣一個理念下進行的。因之,可以期待他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還有更大的空間讓藝術飛翔。
有幸從事書法創作是人生之福,因為書法是抒情詩,是心靈的吟唱,是生命體的宣泄,不必將書法創作搞得很苦。如小冰一樣,在工作之余,聽著濤聲,沐浴陽光,放飛生命于晴空之野,在愉悅時書寫,在書寫時愉悅。何苦之有!這樣,會使作品更鮮活,更具有真正的內涵。
書法家就像魚兒一樣,在傳統的大海中可以游向任何地方。小冰是位成功的書法家,這與他的人品和心胸有關,小冰為人處事大氣,心胸寬廣無際,為人非常低調,做事踏實靠譜。讀他的作品可高峰入云,可清流見底。蔡邕有詩曰:“練余心兮浸太清,滌穢濁兮存正靈,和液暢兮神氣寧。”在人們大多浮躁的當代,而書法家能練心寧神進行創作,以存正靈,該是何等的愉悅!
小冰將有書法集子要付梓問世,因之囑筆者寫一篇小文評點。這也筆者學習的一次機會。現將拙文與祝福一起寄到嘉陵江畔,愿作者的硯池里墨香飄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