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領技工到大國工匠
——專訪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長治清華機械廠)加工中心操作工韓利萍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 秦海峰)6月17日9時22分許,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乘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奔向太空。作為中國航天唯一的發射支持系統制造企業——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活動發射平臺,再次托起了中國人的飛天夢想。
6月18日,中國質量報記者來到山西長治,現場采訪了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韓利萍。據悉,韓利萍是2021年山西省政府表彰的第三屆山西省質量獎提名獎獲獎個人。“看到直播的畫面,我們很激動……” 韓利萍快人快語打開了話題。
韓利萍所在公司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歷史悠久、業績輝煌。從黃崖洞兵工廠,到“劉伯承工廠”,再到我國第一個航天地面設備制造軍工企業,生產制造的運載火箭系列發射平臺,分布于西昌、酒泉、太原、海南四大發射中心,成功托舉“長征五號”等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一次次飛天圓夢。韓利萍作為公司第一批數控編程操作工的杰出代表,她刻苦鉆研,努力攻關,將很多傳統設備難以完成的產品,在數控機床上一一成功實現,使公司數控加工能力產生了3個乘數效應,并帶出了一支技術過硬的數控加工隊伍。她堅定理想信念,有志有恒、精益求精、追求極致、開拓創新,突破了一個個不可能。她加工的關鍵零件,相繼用在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平臺上,穩穩地將“神舟”載人飛船、“嫦娥”探測器、“北斗”導航衛星、“天舟”貨運飛船送上了太空,為實現航天夢、強軍夢、中國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練技能,毫厘之功,永不言敗
從普通女工到大國工匠,韓利萍的成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30年前剛剛高中畢業參加工作的她是機械加工行業的門外漢,“那時我真的很笨,最頭疼的就是看不懂零件復雜的內部結構圖”。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家做飯,突然想“為何不利用家中的土豆、蘿卜切出零件模型呢,這樣不就可以很直觀地幫助自己消化理解圖紙了嗎?”從那一天起,韓利萍家中的餐桌上便多出了一道不明形狀的特殊的“菜”。就是靠著這樣的臺下苦練以及永不言敗的執著,她邁出了技能成長第一步。
從此,她在這條路上不斷給大家帶來驚喜。在數控加工領域,她從三軸、四軸到五軸機床,每一個操作系統、每一臺數控銑床、每一種編程軟件,她都上手先去琢磨, 從一開始生搬硬套、照貓畫虎到反復地實際操作,直至最后融會貫通,說明書都給翻爛了;從逐字逐句寫指令代碼到宏程序應用再到系統變量開發,數控加工技術的“神秘面紗”被一層層地揭開了;她先后掌握了發那科、大隈、西門子和海德漢等多種數控系統編程技巧,以及CAXA和UG軟件編程應用技術,憑著對崗位的熱愛和永不服輸的勁頭,讓她從一無所知的數控菜鳥逐漸成長為一名精通操作、編程和工藝的復合型高技能人才。
第一次參加數控技能大賽就憑借深厚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技能功底脫穎而出,獲得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山西省選拔賽數控銑職工組第二名的好成績;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屆數控技能競賽中,作為唯一的一名女選手,她技壓群雄,力拔頭籌奪得了數控銑第一名,成長為航天領域技能人才的帶頭人。30年間,韓利萍在平凡的崗位上持之以恒堅守奮斗,從一名專業領域一無所知的普通女工成長為精通數控工藝、編程及操作的復合型國家級高技能人才,被譽為“藍領院士”。
求精準,毫厘不差,圓夢蒼穹
載人航天工程是我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發射平臺是地面發射支持系統的重要設備。作為新中國第一個火箭發射地面設備專業制造基地,企業承擔了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平臺的生產任務。
“成功就是差一點的失敗,失敗就是差一點的成功。”1°的誤差在生活中可能選擇忽略不計,而火箭發射平臺傾斜1°的誤差,將會導致高50多米的火箭偏離發射中心800多毫米,均布在3米圓周上的最低點的支撐臂將產生20%的過載。這種誤差的后果將直接導致火箭的發射無法準確入軌。
韓利萍負責加工的四通均流閥體是長征七號發射平臺控制支撐臂調平精度的關鍵控制件,在不足200毫米見方的工件上分布著各種規格的70余個的閥孔,在腔體內部相貫交錯,每個閥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須控制在0.02毫米(相當于頭發絲1/3)公差之間,工藝復雜、加工難度很大,最初一次交驗合格率僅為20%。
航天無小事,毫厘定成敗。深諳此理的她認真消化技術文件,反復調整加工策略,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歷時3個月,經過幾十次方案選擇、上百次的切削試驗,總結出“閥體復雜孔系五步操作法”,有效解決了長征七號發射平臺閥體孔系公差邊界范圍窄、冗余空間小的難題,實現了對整個工藝過程的精準掌控,使發射平臺控制支撐臂調平精度的關鍵控制件一次交驗合格率由原來20%提升到100%,保證了產品狀態穩定質量可靠,實現了火箭精準入軌,為我國圓滿完成空間實驗室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勇攻關,毫厘不讓,鑄劍衛國
隨著國家國防防御系統研發技術的快速發展,國防研制產品的數控加工也面臨著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挑戰。韓利萍憑著對國防產品零缺陷的那份執著追求和一股子不服輸的性格,在挑戰面前總是“毫厘”不讓,不斷尋求新的突破。
工作二十多年來,她先后創新攻關300余項,其中5項獲國家專利,21篇論文在專業期刊發表,其中論文“大進給銑削05Gr17Ni4GuNb刀具失效分析及切削參數優化”在核心期刊《中國機械工程》發表。
某國防產品是新時代我國國防建設的重點裝備。2015年,韓利萍所在的車間承擔了該產品本體加工任務,是部件系統中承載和起豎部分的關重件,該零件為大型復雜鋁鍛件,由多種復合曲面組成、且深型腔結構較多、銑削難度大,多處斜角、斜邊、曲面都有著近乎苛刻的尺寸控制要求。她帶領攻關團隊仔細分析零件特點,有效攻克曲面驅動構建繁瑣、刀位點干涉碰撞和銑削矢量累積誤差等一道道難關,一個個工藝思路通過一次次試切試驗逐漸變成了可行性工藝方案,形成了一整套合理的加工方案和工藝參數,實現了連續32個批次一次交驗合格率100%,確保了產品按時保質交付用戶。加工過程中積累形成的相關技術還應用于后續多種類似國防產品,為重大飛行試驗提供了技術支撐。國慶70周年閱兵時,她參與制造的6型國防裝備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某超硬材料異形構件產品材料硬度為HRC40-44,產品形狀復雜,產品對稱度要求不大于0.03mm,孔相對位置精度不大于0.01mm,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之前一直需要外協加工,周期長,廢品率很高,2019年初分管領導將任務下達到班組,她帶領團隊經過三次工裝更新,分析各種因素對變形的影響,將定位工裝變“夾緊”為“拉緊”,實現異形構件一次裝夾,多空間部位加工;采取小直徑銑刀微量漸進銑削方式,消除應力釋放對精度的影響。改造完成后,各個加工要素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全部滿足工藝要求,在此過程中成功申報兩項專利,總結形成了一項先進操作法。
零缺陷,毫厘必較,持續改善
以韓利萍名字命名的班組(數控銑班組)是公司具有現代化先進數控加工能力的精加工班組,主要承擔航天運載系統和型號產品發射、運輸等地面設備的關鍵件、重要件的數控精密機加任務,為企業精密加工專業工藝技術中心。先后參與完成多項國家宇航發射和型號產品飛行發射試驗任務,在型號產品生產中自覺踐行“零缺陷、做精品”的理念,形成“質量為相關方創造價值”的共識,樹立了“用高質量的裝備詮釋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的質量思想。
加強班組質量文化建設。韓利萍帶領班組結合航天行業使命,遵循“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質量理念,秉承“精藝智造,銑削完美”的信條,發揚一絲不茍、確保成功、永保成功,承接航天集團、企業、部門和班組圍繞顧客需求推動的質量文化建設,“產品在我手中、質量在我心中”成為班組質量座右銘。形成了“上級驅動、班組驅動、顧客驅動”三級驅動特色班組質量文化。
推行預防性質量控制措施。在生產過程中,班組非常注重質量問題的預防,通過失效模式分析、防差錯等方法加強質量風險識別,減少和消除質量隱患的發生。如針對重點產品導軌進行了失效模式分析,采取了設備、工藝方法、刀具等系列預防措施,效果明顯。
另外,班組建立了系統性異常處理機制,能夠做到快速處理、快速閉環,并進行了舉一反三;根據自身特點建立應急保障機制,并在生產現場進行了目視化展示;針對典型質量問題均建立了質量問題警示制度,有效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
加強過程改進與創新。多年來班組積極開展質量信得過班組創建活動,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以質量第一,技術素質過硬的宗旨,在每天的工作中,做到細心嚴謹,準確無誤。積極開展QC活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技術、質量等方面的問題,把QC活動貫穿在整個數控加工過程中,對小組員工進行QC基礎知識培訓,對銑削過程進行全面控制,針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開展活動,以便在銑削過程中及時查找出質量隱患,確保加工精度可靠穩定。
齒條是型號產品中非常重要的傳動部件,其加工精度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整體運動性能。加工精度要求達到IT5級,粗糙度為Ra1.6mm。以往加工中粗糙度常常不能滿足要求,經過攻關,一是加工路徑采用弓形加工軌跡,確保刀具在步距運動期間保持連續平穩的進給運動,有效消除機床反向間隙帶來的誤差;二是合理均勻預留精加工余量,減小切削力不平衡造成的加工表面微觀振紋;三是設計制作奇數刃刀具,避免雙數刃刀具同時切削齒型兩側壁引起刀具震動對表面粗糙度的影響。一系列的改善措施有效地確保了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一次交驗合格率達到100%。
某型號產品零件鉤子屬于關鍵軍控件,因其形狀復雜,窄小加工區域處較多,需要的刀具10幾種,各種刀具在切換過程中常常造成接刀痕銜接不盡人意,針對這一問題,班組一是機外對刀儀對不同刀具的刀尖圓弧精準測量;二是在軟件編程參數設置時將所測刀尖圓弧尺寸準確輸入,有效地控制了接刀痕不理想的問題,粗糙度質量有效提升;三是采用VORTEX旋風銑削加工策略,將使用刀具壓縮到6把刀具,對刀、換刀時間大大縮短后,生產效率有效提升。
近年來,她帶領班組開展的“提高基座的銑削合格率 ”“提高鉤子一次交驗合格率 ”和“降低沉淀硬化不銹鋼加工成本”等多項成果獲得山西省和航天優秀成果獎。“提高基體的一次交驗合格率”“提高外筒的一次交驗合格率”和“提高提彈梁一次交驗合格率”獲得全國優秀成果獎;班組多次獲得省級和航天質量信得過班組獎,先后被授予“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全國安全管理標準化示范班組”“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標兵”“全國工人先鋒號”等稱號,2018年班組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榮譽稱號。
傳技藝,毫厘不留,甘為人梯
2012年,以韓利萍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成為了企業“攻堅克難的基地、技術交流的平臺、人才培養的搖籃”。
工作室是依托韓利萍班組組建,吸納企業數控高技能人才、工藝技術人員和專家為成員的工作團隊,主要承擔宇航和國防產品零部件關鍵件、重要件的數控銑削攻關任務。
多年來,工作室積極參加勞模大講堂傳授絕招絕技,參加雙帶活動,工作室成員每年都以“師徒結對子”的形式承擔帶徒任務,采取“量身定制”的培養模式,針對每個徒弟的特點和需求針對性制定帶徒計劃和傳授內容,結合崗位上具體的產品零件作為典型案例進行指導,有效提升了徒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工作室總結形成的“師徒結對子五步工作法”還在企業工會開展的雙帶活動中獲得重點嘉獎。截至2019年度工作室成員共帶徒60余名,目前均成長為生產骨干,其中5人晉級為高級技師,32人晉級為技師。
工作室連續7年,逢全國數控大賽、山西省技能大賽以及集團技能競賽,工作室成員都積極參與各個賽事的賽前輔導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大賽培訓經驗,也取得了不俗的業績,目前企業有6人獲得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前三名,17人獲得山西省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前三名,4人獲得集團數控技能大賽前三名。數控專業涌現出了中華技能大獎1人、全國技術能手11人,航天技能大獎5位,三晉技術能手19人,三晉英才21人。宋燕林和郭勇良在2018年全國第八屆數控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解亞波、申浩和趙星星在2020年全國第九屆數控大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獲獎選手90%為80后,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各顯其能、星光閃耀,不僅促進了生產任務的高效完成,更為企業高技能后備人才成長梯隊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工作室被全總授予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2019年國防郵電工會新時代工匠學院銑鏜專業掛牌落戶工作室。
從業30年間,韓利萍在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支持系統以及國家重點國防裝備產品的研制生產中,發揚航天“三大精神”和軍工優良傳統,帶領團隊以國為重,刻苦攻關,為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她以嚴慎細實的作風、堅持不懈的奮斗和默默無私的奉獻,在三尺銑臺詮釋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在實現航天強國目標的時代征程中踐行著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
【人物檔案】
韓利萍,女,漢族,1971年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山西航天清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長治清華機械廠)加工中心操作工,高級技師,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央視2017年度大國工匠,先后榮獲中華技能大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三八紅旗手、首屆三晉工匠,全國示范性工匠和勞模人才創新工作室和國家級韓利萍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和新時代工匠學院帶頭人,山西省勞模、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委聯系服務高級專家、山西省婦聯第十二屆常委,全國婦聯第十二屆執委,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韓利萍堅定理想信念,忠誠于黨的航天事業,從一名藍領技工到大國工匠,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時時處處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扎根航天企業生產一線30年,她嚴于律己、忠于職守、盡職盡責、遵紀守法,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和先鋒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