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22日電 題:“城市行走”熱申城:以“考古”的方式“打開”上海
作者 高志苗
從簡單情迷外灘建筑群到熟知背后歷史;從只知道“網紅”武康大樓到了解鄔達克設計,新上海人劉文雯對上海這座城市的了解更深刻、更立體了,她說這份深刻離不開“CityWalk”。
“CityWalk”即城市行走或者城市考古,其內涵是“像當地人一樣旅行”,通常會有一個行家帶隊,帶領團員游走城市街頭巷尾,記錄城市變遷,了解城市的文化、歷史等。
“和旅行團相比,我更喜歡CityWalk,后者帶隊的往往是當地人,他們帶著對街區的熱忱和成長記憶,個性化地講述,是有溫度的,他能把這種記憶傳遞給別人。整個過程讓人了解了城市的‘背面’,這種城市探索,讓人上癮。”劉文雯告訴中新社記者。
“行家帶隊”是城市行走的靈魂。活躍在上海的城市文化探索者和研究者,多年來從事老建筑尋根的吳飛鵬就是這樣的“行家”。從憑一己之力為上海5000余幢老房子畫出民間版地圖,到如今累計組織近萬人城市行走,了解建筑背后歷史,他的“行走史”已近十年。
2017年出版的《漫步上海老房子》是吳飛鵬用雙腳丈量上海街角的“成果匯總”。他從耳熟能詳的大都會發祥地外灘講起,到遠東商業潮流地南京路,到風月無邊的新樂路,再到音符飄渺的汾陽路,17條行走路線,17種“打開”上海的方式。“每條馬路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和氣質,蘊含著城市的發展脈絡,希望這本書成為熱愛上海城市文化者的口袋書和行動指南。”吳飛鵬說。
什么人在參與城市行走?在上海工作或生活有格調的青年人,上海本地懷舊的四五十歲中年人,二十幾歲來上海讀書的大學生,帶孩子了解歷史的年輕父母……吳飛鵬說近年來參與到他路線中的人越來越豐富。
“上海外來人口多,了解城市的需求大,城市發展變化快,本地人也有懷舊的需求。我覺得上海故事、上海滋味都在街頭巷尾,有朋友來上海我都帶他們參加CityWalk。”劉文雯說。
通過參與活動,文藝青年們也開啟了新版“社交密碼”。“原本沒事的時候就喜歡一個人壓馬路,找到組織后感覺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沒有行走活動我們也會偶爾線下約。”自由職業者蘇杭對記者說。
“城市行走”在歐洲興起,近年來慢慢流行于中國的一些城市,緣何在上海成為新時尚?在城市行走發起人李喬看來,城市行走在上海流行的原因是多層次的。“上海城市的多樣性支持上海能夠開辟出多條各具特色的城市行走線路,這是上海城市行走流行的基礎。”
據了解,2003年,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確定了44片歷史文化風貌區。2007年,又確定了中心城12片風貌區內的風貌保護道路共計144條,其中一類風貌保護道路有64條,被稱為“64條永不拓寬的馬路”。
從歷經滄桑的外灘萬國建筑博覽群到仿佛隨時傳來江南小唱的石庫門,從精致幽深的公寓洋房到表征了新中國文化投射的工人新村。李喬說:“不同的線路讓人們對整個上海的歷史脈絡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
李喬強調,城市行走的核心在于對美感的培育,攝影繪畫等藝術形式是其重要的構成,在現代心理舒緩技術中,藝術參與是重要的一環,城市行走也是愉悅身心的一種具體實踐。
從老上海人懷舊到新上海人進行城市探尋,不同風格的城市行走團體滿足了參與者多樣化的需求。在快節奏生活的當下,城市行走或許成了某種“出口”,正如城市行走發起人徐明所說,“如果斷裂與劇變是當下時代的主題,那么回歸歷史與文化則是我們對抗的手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