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明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收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指出:助力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快速發展,充分發揮鄉村資源、生態文明和文化優勢,發展適應城市居民要求的休閑旅游、餐飲民俗、文化體驗、健康養生、養老服務等產業。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根據自身天然稟賦,謀劃“耘谷田園綜合體”來賡續精準扶貧和全民小康成果、接續鄉村振興戰略布局的重要支撐,勾勒出藍天未來“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風景如詩似畫。”的田園閑適生活畫卷,賦能當地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及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早在去年9月藍田耘谷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討論稿匯報會上,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室主任張鵬就詳細介紹了藍田耘谷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部署。該項目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焦岱鎮,涉及樊坡村、榮家溝村、蔡坡村、水泉村及柳家灣村。在原有“稻荷田園綜合體”的基礎上增加7000余畝,項目規劃總面積11888畝,計劃總投資12.25億元。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委書記林梅,縣委副書記、縣長任濤,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李同勃,縣發改委主任薛延廣,縣住建局局長李興國,縣交通局局長張平章,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黃輝,縣水務局局長雷新剛,縣生態環境局局長吳志海,縣資源規劃局副局長李小虎,縣文旅體育局副局長郭靜花,縣秦保局副局長穆向立,縣投資中心科長李媛,焦岱鎮黨委書記耿紅波,西安翰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萊虎等領導嘉賓蒞臨藍田耘谷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討論稿匯報會現場,并發表講話,對該項目充滿期待并給予厚望。
據介紹,該項目以岱峪河為軸線,以生態田園為基礎,以特色農業為基礎,以“漁、樵、耕、讀、居、樂、養”為核心,以上林苑為主題,以“養生養老、休閑旅游、農業生產”為主要功能,打造一個以漢朝文化為特色,集農耕、文化、鄉居、養生為一體的復合型山水田園生態養老度假區,以養老服務為主的高品質智能化社區,目標是打造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藍田縣農村產業振興樣板示范區,國家級AAAA級旅游風景區。
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委書記林梅表示,按照項目規劃時間有序推進,除了準備充足的資金外,還要邀請高標準的建設團隊快速推進建設。
林梅進一步強調,農業田園綜合體要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完善好各功能分區,規劃設計要突出農村特色和美麗、精致、樸實等特點。在設計中要體現藍田實際,充分反映藍田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區域優勢,讓田園綜合體不僅成為藍田的標志,還要形成藍田的文化特色。
據了解,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地處秦嶺北麓,關中平原東南部,屬西安市郊縣,縣城距市區22公里。東南以秦嶺為界,與華州區、洛南縣、商州區、柞水縣相接;西以庫峪河為界,與長安區、灞橋區毗鄰;北以驪山為界,與臨潼區、渭南市接壤。藍田自古為秦楚大道,是關中通往東南諸省的要道之一。總面積2006平方千米,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藍田縣常住人口為491975人。藍田是伏羲和女媧的母親,炎帝和黃帝的直系遠祖華胥的故里,四大名玉之一藍田玉的原產地,因境內盛產美玉而得名,素有“玉種藍田”之美稱,自古據秦楚大道,有“三輔要沖”之稱,是關中通往東南諸省的要道。藍田是陜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出土了上陳遺址、藍田人遺址等古遺址,境內有凈土宗祖庭悟真寺、水陸庵、王順山、湯峪溫泉等風景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