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訪問中國質量新聞網文旅資訊!
          在線投訴 | 維權投訴: weixin.tousu.cqn.com.cn
          您當前位置: 文旅資訊>>文化產業>>

          見證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調”的前世今生

          2022-02-28 21:4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呂梁2月27日電 題:見證南北文化交融 山西文水“采茶調”的前世今生

          作者 楊靜

          “古調雖自喜,今人多不彈。采茶調這種淳樸而厚重的民間文化,在精神生活豐富的今天,逐漸被人們疏遠甚至遺忘。”談及山西省呂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文水磕板采茶調的發展,傳承人韓慧英表示,希望傳統民間小調能被更多人傳唱、重放光彩。

          磕板采茶調是流行于文水縣馬東村及周邊縣村的一種民歌小調。文水縣文化部門相關資料記載,馬東村自古是南北貿易和軍事交通的重要通道,明清時期,南北茶運客商云集于此買賣交易,在貿易交流過程中,文化隨之滲透交融。

          “采茶調”是我國南方的一種民間小調。“正月里的采茶是新年,三人結義在桃園。前面跑的赤兔馬,關公月下斬貂蟬……”韓慧英介紹,這種常唱的叫“十二月采茶調”,一月一唱,一月一節,閏年加一月,共十三月。每節之間的故事都有內在聯系,十二個月的內容連接起來,就是一首敘事長詩。

          “祖輩們將南方‘采茶調’與我們當地的‘磕板秧歌’相結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磕板采茶調,村民們口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韓慧英說。

          54歲的韓慧英并不是文水縣當地人,“我是嫁到這邊的,村里的老人們都喜歡唱磕板采茶調,受公公等長輩的影響,同樣愛好音樂的我開始接觸學習這種小調。”2006年,由于村里老者們年紀大了,便將韓慧英選為傳承人,由她繼續組織愛好者們學習、表演。

          韓慧英介紹,磕板采茶調的全部表演道具僅為一根三尺六寸九分長、掛滿銅錢的紫竹竿,竹竿上6個槽孔象征六六大順,每個槽孔內串2枚銅錢,共12枚,“用錢幣做道具、做樂器,這在山西省的民間表演藝術中,算是絕無僅有的。”

          “表演時舞者手持紫竹竿上下揮舞,磕手、磕肘、磕肩、磕膝、磕腳。紫竹竿在銅錢磕碰時發出清脆的響聲,配合歌者悠揚的曲調,組成了磕板采茶調特有的音樂元素。”韓慧英說,一支表演團隊有20多個人,一般在逢年過節時進行表演,一年能表演30多場,“我們表演隊伍中還有90多歲的愛好者。”

          但由于表演單調、樂器單一及地方特色濃厚等因素,現在愿意一起學習表演的多為村里一些年紀較大的音樂愛好者,“年輕人們都出去了,沒時間,也不愿意學。”作為一名傳承人,韓慧英現在并沒有收到徒弟。

          “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找一些音樂領域相關專業人員為我們指點,挖掘創新配樂及表演方式,使我們的這項傳統文化得到提升。”韓慧英希望有更多人知道、了解這些古老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小調,“想讓它一直傳承下去。”(完)

          (責任編輯: 賢達 )
          • 視覺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