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四贈二”、“買三贈一”……如今,很多超市都有特價食品促銷活動。消費者在購買促銷商品時,一般會被其買贈活動所吸引。殊不知,在“捆綁”銷售的背后,很多食品是即將到保質期的“臨界食品”。
“混搭”成潛規則
10月7日,北京一家超市飲料區冷柜內擺著黃金柚味和蘆薈椰果葡萄汁飲料,標簽上醒目地標明“特價1元”。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這兩種飲料瓶蓋上標明的生產日期分別為2010年11月3日和2010年11月2日,產品標注的保質期為12個月,按此計算,這些特價飲料還有不到一個月就到保質期,但記者并沒找到“臨界食品”的提示。
而在乳制品銷售區,某品牌牛奶在進行“買三贈一”促銷,銷售人員正忙著用透明膠帶把牛奶捆綁在一起,牛奶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均被綁在內側。記者在某品牌酸奶“買一贈一(買一大盒贈16小杯)的促銷產品上看到,小杯贈品上標注的生產日期是2011年9月24日,保質期至2011年10月14日。也就是說,如果是10月13日購買,消費者必須要在1天內喝完16杯贈品,否則贈品就過保質期了……記者了解到,很多促銷的牛奶、飲料、肉制品等特價食品,大多是即將到保質期的產品。
據了解,早在2007年11月,國家就對“臨界食品”的銷售明確規定:在超市賣場和社區食雜店銷售的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須在銷售場所集中陳列并作出醒目提示。但記者在眾多超市、商場時卻發現,按規定提示“臨界食品”的超市寥寥無幾。
據業內人士介紹,食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超市不可能在保質期內將產品全部銷售。由于消費者大多不愿買快到期的食品,超市往往采取“捆綁銷售”的方式。通過混搭促銷,減少食品過期帶來的損失,已經成為超市的一種“潛規則”。
有消費者表示,平時購買促銷食品時很少看保質期,偶爾也會買到只差幾天就過保質期的食品。“臨近保質期的促銷食品沒有什么不好,實惠又不影響食用,但超市要是能明確告訴我們這些是快到期的食品,我們買回家也會盡快食用,這樣讓人覺得更放心。”
業內人士人為,商家銷售、促銷的食品,只要是在保質期內的,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都構不成違法和違規。但商家如果對“臨界食品”以促銷、捆綁等方式出售,至少應該對其食品的狀態進行一些必要的說明,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進行購物及享受服務時對其所消費商品和享受服務享有知情權,而將“臨界食品”以一種“誘惑”的方式銷售,而未對其進行必要解釋,則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臨界食品”有何隱患
記者了解到,國家規定,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應當在進貨臺賬中作出醒目標注,并將食品集中陳列或者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應當立即停止銷售。但由于這一規定只是指導性意見,并不是強制性措施,因此很少有商家提醒消費者。
據介紹,一般情況下,食品的保質期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超過保質期限,產品質量或品質就可能發生變化,比如,營養價值下降、微生物超標、口感變差等。
對于“臨界食品”能不能吃,北京協和醫院營養師于康介紹說,這首先要看是什么類型的食品,像奶茶、果汁等營養豐富、含水分多的食品,細菌一旦滋生,變質就很快。而且過高的溫度、濕度、頻繁的搬動都可能導致產品加速變質,這類食品最好盡早食用,即使接近保質期也應注意。而干品食物,如烤魚片、方便面等安全性則相對高一些。
此外,食品的保質期還與食品的貯期條件密切相關,如果消費者購買后能夠提高保存條件,比如常溫保存的食品在冷藏條件保存,其保質期會略有延長。貨架期短的食品由于多是暴露的或者包裝簡單,因此這類食品容易受潮、受污染,如果溫度稍高,食品易發生霉變,食后可能引起胃腸不適,或有潛在的危害。
“保質期長的食品如飲料,長期儲存在塑料瓶或金屬罐中,但隨著時間的延長,營養價值會降低。不僅如此,有些食品在制作的過程中,是用油炸或高油脂處理的,經過一段時間存放后,油脂會發生氧化變質,對健康不利。”專家表示,一些保質期較短的食品,如乳制品是在超高溫條件下制作,受其包裝材料影響,過期后外界細菌會通過包裝進入飲料;面包不是在完全滅菌狀態下制作,受溫度等儲存條件影響,過期面包將出現脂肪氧化,口感明顯變化。另外,由于水分活度處于較低水平,面包較適合霉菌生長,如超過保質期易長毛發霉。“臨界食品”變為過期食品并食用后,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謹慎選擇臨界食品
對于“臨界食品”的定義,目前并沒有明確規定,不同商家也是說法各異。有的表示按照行業慣例,接近保質期三分之一的商品,應算是臨界食品。但也有商家稱,保質期在半年以上的,到期前15天內需要公示;保質期兩年以上的,最后30天是“臨界期”;而保質期僅為一個月的產品,還剩3天時算是臨界食品。
快過期食品能不能吃?于康指出,食品有保質期和保存期之分。保質期主要面向消費者,是指在正常貯存的條件下,保證食品的最佳質量,消費者平時接觸的食品標簽大多是“保質期”,無論是從口感還是從安全性考慮,在保質期前食用為佳。
于康強調,快過期食品的保存條件很重要。“如果食品在溫度、濕度等都恰當的條件下貯存,且包裝完好,顏色、味道、硬度等沒有發生變化的話,在保存期內還是可以食用的。”但如果食品包裝破損,即使沒到保質期,食物也可能變質。他指出,能不能吃要具體看食品的特征,如色、香、味、形有沒有改變,包裝有沒有漏氣。可以對比平時的食品,如果有變質情況,一定不能再食用。
一般來說,開封后的食品,環境和保存條件已經發生變化,不能以保質期為限來食用,且長時間放置容易腐敗,開封后應立即食用。針對一些消費者認為冰箱有延長保質期的作用,專家指出,從冰箱拿進拿出的食品,貯存環境交替變化,食物容易變質,保質期也相應縮短。如果食品開封后又放回冰箱,容易使冰箱中的味道、潮氣、細菌等進入食品當中,既影響風味,又容易變質。所以開封后的食品最好一次性處理,不要重復進出冰箱。
此外,由于很多消費者疏忽冰箱的清潔,造成冰箱的環境不衛生,也會影響食物的貯存條件,使食品的營養和風味大打折扣,烹調時的口感品質也會明顯下降。對此,專家建議,冰箱的正常溫度應調到0℃?4℃,同時,要每月清潔一次冰箱并檢查里面的食物是否變質,如是否長霉,或是出現異味等。
Tips
北京超市開設“臨界食品”專柜
為防止臨近保質期的食品混在新鮮食品中混淆消費時間概念,北京市從今年8月開始推行“臨界食品”專柜制度。
據了解,北京今年開始推行“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和不合格食品停止銷售管理制度”,截至目前,海淀區已有70余家商場、超市開始設立“臨界食品”專柜,其他城區也將有50余家超市加入其中,先期總計有130余家商場、超市將實施“臨界食品”專柜銷售,以方便消費者區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