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in/文
“你是酸性體質嗎?”“你吃的是酸性食物嗎?”近年來,種種所謂的“酸堿體質”和“酸堿食物”的說法左右著人們的思維,讓很多消費者深信:“酸性”意味著“危險”,“堿性”意味著“健康”……似乎合理膳食就是追求“堿性食物”,規避“酸性食物”;似乎身體健康就是基于“堿性體質”,遠離“酸性體質”。
營養專家指出,在“酸堿理論”大行其道的今天,澄清認識誤區,才能真正提高消費者對營養科學的正確理解。
不求甚解的酸堿生活
當下,網絡中流傳著一個“健康理論”——人有酸性體質和堿性體質之分,如果多吃堿性食物,就可以保持健康。于是,不少人特別關注自己體質的酸堿性,不停地進食堿性食品以降低自己身體的酸性……
小艾是一名白領,工作之余經常會到一些健身房鍛煉,做SPA、瑜伽等,健身教練就提倡學員要多吃堿性食品,如水果、蔬菜等,少吃酸性食物,如肉類、禽類等。小艾覺得這比較符合現代人的飲食潮流。在網上,小艾還搜到很多關于這一理論的延伸內容,比如人體正常pH值為7.35?7.45,而低于7.35這個數字就是酸性體質;酸性體質是因為現代人攝入魚、肉、禽、蛋、大米等大量酸性食物,使得體內pH值降低,導致了一些現代病的產生,如身體疲勞、記憶力減退、腰酸腿痛、頭昏、失眠、便秘等癥狀。
于是,小艾專門購買了一臺可以生產堿性水的飲水機,還改變了飲食,每天只吃素食……事實上,很多人同小艾一樣,開始提倡食用“堿性食物”。
酸堿體質到底是怎樣確定的?酸堿平衡理論真的對健康有益嗎?
北京協和醫院營養師于康介紹,在營養學上,食物的確可以被分為“酸性食物”和“堿性食物”——
所謂“酸性食物”,是指食物經燃燒后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有磷、硫、氯等元素,使其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這類食物主要包括畜、禽肉類、魚蝦類、蛋類、谷類以及堅果中的花生、核桃、榛子等。
所謂“堿性食物”,是指食物經燃燒后所得灰分的化學成分中主要含有鉀、鈉、鈣、鎂等元素,使其溶于水后生成堿性溶液,這類食物包括各種蔬菜、水果、豆類、奶類以及堅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此外,還有一些既非酸性也非堿性的食物,如烹調油、黃油、淀粉及食糖等,被稱為所謂“中性食物”。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決定食物酸堿性的食物灰分,是指食物燃燒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這與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和利用后的代謝產物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目前很多“食物酸堿性”的說法其實是將“食物燃燒后的灰分”與“食物體內代謝后的產物”混為一談。實際上,食物被攝入人體后,要經過消化、吸收和各種復雜的代謝反應,形成數以千計的產物。這些產物有酸性、堿性,還有很多呈中性。而這些產物的酸堿性已經與攝入食物的灰分沒有直接關系了。
于康表示,人體體液的酸堿度是各種代謝產物綜合平衡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僅僅由食物燃燒后的幾種礦物質灰分就可以決定的。所謂的酸性堿性食物說,是脫離了人體自身調節功能,缺少基本的現代醫學知識,同時也是缺少科學證據的。正常人體具有很強的電解質調節功能,包括人體的呼吸、腎臟等系統,可以把身體恒定在一定范圍,而不是靠堿性食物來中和。
人體酸堿性不受食物左右
“人體有強大的酸堿調節體系,幾乎難以被食物左右。食物分為酸堿性是食物化學的研究范疇,跟食物進入體內以后的代謝變化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于康表示,食物進入人體以后,根據其最終的代謝產物,是酸性還是堿性從化學上是說得通的。但食物會破壞人體酸堿平衡的說法是不對的,因為人體的自我調節機制很強,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化學反應。
人只有在代謝發生障礙的時候,才可能導致酸堿失衡。一個正常的人,不可能因為食物的問題而導致酸堿失衡。因此,正常人的膳食偏好不會影響人體內的酸堿平衡,而且健康的人都是酸堿平衡的,沒有所謂的酸性體質或堿性體質。人體內的酸性和堿性永遠處于一個動態平衡的狀態。在自然健康的狀況下,人體在不停地新陳代謝過程中會不斷地攝入和產生酸性或堿性的物質。正常情況下,酸堿物質在體內的濃度是不斷變化的,但是人體會對其進行及時的自我調節,以保持血液的pH值恒定維持在7.35?7.45范圍內。
“不必過度關注食物的酸堿度,即使某天或某頓吃的酸性或堿性食物多了一些,也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不會對健康有多大妨礙。”于康說,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類不斷增強與包括食物在內的外界環境相適應的能力,因由此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非常完整和強大的緩沖系統和調節系統。具體來說,功能強大的腎臟可有效地通過尿液排出多余的酸性物質,呼吸過程也參與酸性物質的快速排出,而體液在所謂酸性物質發揮“作用”前,早已將其中和。實際上,人體正是通過一系列相互配合的奇妙機制,保障內環境的酸堿平衡狀態。”在健康狀態下,人體一般不會受攝入食物的影響而導致酸堿性的改變,除非消化道、腎臟、肺臟等重要器官發生病變,造成人體代謝和酸堿失衡,但這與食物的所謂“作用”并無實質性的關系。
平衡膳食并非多吃“堿性食物”
據了解,充分攝食蔬菜和水果能夠預防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但這并非因為它們屬于所謂的“堿性食物”,而是蔬果中富含各類對維護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同時,大量攝入肉類等所謂“酸性”食物對人體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是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導致能量、飽和脂肪酸、膽固醇等攝入過高,而部分礦物質、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不足,從而導致肥胖等危險性增高。
慢性病是由于多種原因形成的,不是食物的酸堿性所影響的或造成的,更不是酸性體質的人才得慢性病。食物的平衡,關鍵在于提供人體每天所必需的營養素。蔬菜水果之所以能預防上述慢性疾病,是因為它們產生的能量低,且富含維生素、礦物元素、膳食纖維等,而不是堿性的作用。于康指出,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是根據近年營養學的研究成果,為改善中國居民營養狀況而提出的膳食措施。而按照錯誤的“食物酸堿平衡論”,將魚、禽、蛋和瘦肉等食物都歸類為“酸性食物”,將使消費者在選擇食物時無所適從。
實際上,講求食物多樣化、保證葷素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重要原則。各類食物均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和健康作用,而一味追求所謂“堿性”食物,摒棄“酸性”食物,只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造成新的不平衡,最終損害身體健康。
《消費指南》2012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