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王向龍/文 部分圖片攝影:程明
一顆小小的大豆,在一個個車間與工廠里輾轉騰挪,除了加工出豆粕、榨出大豆油這些人們熟悉的初級加工產品外,大豆優質的植物蛋白以及初加工產生的副產品經過精深加工,最終被“吃干榨凈”,生產出包括酸化油、豆皮顆粒、大豆磷脂、糖蜜等在內的203種產品。這是記者7月30日在益海嘉里集團秦皇島金海工業公司中目睹到的。
這顆大豆的百變“魔法”,來自于高科技研發技術支撐的益海嘉里集團大豆深加工模式。
以秦皇島金海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為主的益海嘉里大豆精深加工生產基地,通過自主研發和創新大豆深加工科技,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循環經濟模式,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還通過變廢為寶提高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讓傳統的糧油行業生產煥發出更多活力。
大豆精深加工的 “金海樣本” 一顆小小的大豆,如何生產出203種不同的產品?
記者在秦皇島金海工業公司采訪后,對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吃干榨凈”的生產流程總結如下:檢驗合格的原料大豆——產自我國東北地區的非轉基因大豆,經過除雜、除鐵、去石除塵等預處理,通過浸出提取油脂后會產生出豆粕,而原本只是作為飼料原料的這些豆粕,經過高科技工藝處理,其中的低溫粕(白豆片)分別經過堿溶酸沉噴粉、研磨、醇洗/干燥等工藝,生產出大豆分離蛋白粉、大豆烘焙蛋白粉、大豆組織蛋白粉、大豆濃縮蛋白粉(通過改性、噴粉等工藝加工成營養性大豆濃縮蛋白、功能性大豆濃縮蛋白)、糖蜜等產品;而高溫粕則可以加工成醬油豆粕、脫脂豆粉,脫脂豆粉還可以進一步加工成水解蛋白和食用豆粉;而毛油通過精煉、脫膠、中和、脫色和脫臭等工藝,在生產出精煉食用油的同時,又可以提煉出磷脂、皂角、酸化油等產品,進一步加工利用。
大豆就是這樣從進入工廠開始,經過層層工序、多道工藝的千淘萬漉,“魔變”成了大豆卵磷脂、大豆濃縮蛋白粉、大豆分離蛋白粉、功能性濃縮蛋白粉、烘焙蛋白粉、組織蛋白、水解蛋白、食用豆粉等200多種高附加值產品,大大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
我國是大豆的故鄉,東北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豆產區之一。在傳統的產業模式下,我國的大豆加工主要限于油脂和飼料領域,由于國產大豆出油率明顯低于進口大豆,因此在這種簡單產業模式下毫無競爭優勢。而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主要優勢在于其高品質的大豆蛋白,這是進口大豆無法企及的。
國產大豆在大豆蛋白精深加工領域大有可為,而且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大豆精深加工產品市場前景廣闊。秦皇島金海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敬東介紹說,金海工業基于此大膽開展了有關國產大豆深加工產業的探索。
劉敬東認為,大豆加工企業要深刻認識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才可立足產業實際實現可持續發展。大豆加工產業的發展必須探索出一個嶄新的產業鏈經濟模式,由企業帶動科研、種植、貿易,形成大豆種植——研發——加工——貿易完整的產業鏈條,提高大豆品質,實現精深加工增值。他告訴記者,在實施大豆“吃干榨凈”的深加工模式后,目前金海工業已經能夠提取所有的大豆蛋白品類,生產出多種市場需求旺盛、使大豆增值的產品——
功能性大豆濃縮蛋白、營養型濃縮蛋白等產品被廣泛應用于肉制品、魚糜制品、烘焙食品、嬰兒食品等行業,每噸售價高達一兩萬元;純天然植物蛋白產品在肉制品、冷凍食品和休閑食品中被廣泛應用;大豆卵磷脂被世界各國列為安全的、多用途的食品添加劑及乳化劑,在醫藥、食品、化工、輕工等行業有廣泛應用,每噸售價高達上萬元;醬油豆粕是高蛋白的食品級發酵原料,被用于優質醬油等調味品、酶制劑、水解蛋白和生物醫藥發酵等行業。
據了解,目前金海工業已成為雀巢、億滋、麥當勞、吉百利、雙匯、伊利、蒙牛、統一等知名企業的重要供貨商。
金海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蛋白技術專家張建洋深有感觸地說,金海工業的大豆精深加工模式,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尤其是產品和工藝的創新研發。他們在不斷引進吸收國外先進生產工藝的同時,不斷開展自主研發,在加工工藝上不斷探索,深入發掘產業鏈延伸的核心技術。目前,金海食品的大豆加工產業鏈條在世界同類企業中是最長的,加工技術也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大豆在加工過程中已經實現100%轉化增值和綜合利用。
“吃干榨凈”模式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除了在大豆深加工領域繼續精耕細作,不斷創新,益海嘉里還將循環經濟模式引入到大豆精深加工過程中。益海嘉里集團公共事務總監王巍表示,如果把循環經濟的理念引入大豆加工產業,把原來當做廢棄物的副產品回收,進行資源綜合利用,不但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可以為振興國產大豆、推動產業升級開拓出一條新路。
他告訴記者,益海嘉里的母公司豐益國際集團在上海投資8億元創建的全球最大的糧油研發中心,也持續為大豆循環經濟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研發中心聘請了包括中科院外籍院士在內的多位著名科學家組成強大的研發團隊,先后開展了大豆組織蛋白加工、大豆濃縮蛋白功能改性、大豆蛋白飲料、豆奶粉新產品、大豆冰淇淋、大豆素肉制品等多項大豆深加工課題研究,目前已獲得包括脫苦大豆糖蜜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制作豆漿的原料及其配置方法、植物蛋白飲料及其制備方法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
正是在強大科研力量的支撐下,金海工業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依靠益海嘉里高水平的科研做基礎,并利用自身生產平臺,將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形成了大豆高科技產品精深加工上下游的項目集群,在大豆循環經濟產業建設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先行實踐,逐步實現了對大豆的綜合利用,在大豆循環經濟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們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深入推進產業鏈縱向延伸——
除了從油脂加工生產的副產品中提取出大豆卵磷脂外,還將皂腳等副產品用來做酸化油,并進一步加工成生物柴油或作為油脂化工的原料;
油脂在脫色過程中會添加白土,過濾出來的廢白土中會含有30%左右的油脂,通過擠壓工藝可以提煉出當中一半以上的廢油用于油脂化工行業,每年可回收近1000噸廢油,剩下的廢土則可以摻入到煤炭中燃燒,相當于2000噸的標準煤,而燃燒后的廢土又被用做制磚。
對在制作分離蛋白過程中所產生的蛋白廢水進行厭氧發酵處理,可年產沼汽400多萬立方米,年產生蒸汽近4萬噸,節約標煤6000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5噸。
發酵處理之后的廢水再經過處理后,可以達到RO(純水)標準,重新作為生產用水,實現循環利用;
……
據了解,糧油加工過程生產的廢副產品作為可再生資源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國際上的一個重要趨勢是糧油加工副產品開始代替傳統化工原料進行工業使用,不僅資源具有可持續性,同時可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把植物油用作能源用途生產生物柴油等,能代替一定量的的石油化工資源,不僅可持續,對環境也有很大的保護。另外一方面,用植物油及其副產品做原料,生產如肥皂、洗發水及護膚品,也對資源可持續性發展有很大幫助。
而金海工業對油脂加工產生的廢副產品及固體廢棄物進行回收、深加工和綜合利用,使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現在,這種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的產業模式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金海工業利用產出的廢土、廢渣、廢油等加工的型煤、空心磚、酸化油、飼料油、白土油、油酸、生物柴油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且還出口到了歐洲、北美洲等的國家和地區,不斷提升了大豆循環經濟的附加值。
無疑,產業鏈的延伸是一個企業、一個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而這一切都要依靠技術創新才能達成——原材料從進來到出去,不能有一點兒浪費的東西。正是在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下,金海工業通過一次次的科研創新、生產創新,實現了一顆大豆的最大價值,將小豆子不斷鏈接出了大產業。希望這樣的大豆魔法,在我國大豆產業發展中發揮出更大效力,同時也讓廣大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的優質產品。
秦皇島金海工業公司簡介 創建于2000年的秦皇島金海工業有限公司,目前擁有金海糧油、金海食品、金海特種油等多家工廠和公司,多年來累計投資近30億元建成世界最先進的大豆壓榨、油脂精煉、特種油制造、各種大豆蛋白加工以及廢棄物再利用等綜合生產線,年加工大豆能力300萬噸,年精煉食用油能力76萬噸,年產濃縮蛋白5.7萬噸,年加工食品工業特種油脂10萬噸,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金海工業已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大豆加工基地,大豆蛋白提取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消費指南》2015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