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赴一場古今之約
張德萍/文
春節是每個華人魂牽夢繞的日子,是普天之下炎黃子孫最隆重、最熱烈的盛大節日。每逢此時,華夏子孫都身不由己地被一個聲音呼喚著——回家!回家!回家!路再長,家再遠,縱使跨越萬水千山,只為赴一場春節之約!
春節,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記憶,集中展示與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信仰、審美情趣、倫理關系與消費習慣,從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歷史風貌和社會生活。
春節,是中國人理想生活的一個縮影。從古至今,人們對于春節節物的需求都是極其旺盛的。平時盡力節儉,此時竭盡所能,應買盡買,既豐富了生活,也升騰了希望。春節的用品隨時代變遷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人們也在消費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享受節日的快樂。
春節的起源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在古代被稱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歲首”、“新年”等,都是指一年的開端。
由于遠古時代文獻缺乏,春節的具體起源時間已無從查考,一般認為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臘祭。《中國民間信仰風俗辭典》:“關于春節的由來,或說源于上古社會的臘祭,臘祭歲終祭眾神,因而春節乃是由一年農事結束后為報答神的恩賜而來。”這表明臘祭就是在年終臘月進行的祭祀,其目的是為了對一年中保佑人們取得豐收的各種神靈進行綜合性的、盛大的感恩祭祀。
遠古的蒙昧時期,人們過著“山中無日歷,寒暑不知年”的生活。隨著生產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從實踐中總結出測定時間的方法。《爾雅?釋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有人考證“歲”字原本是一種收割工具。當時的農業是一年一熟,每年收獲一次。收獲之后,人們用“歲”殺牲祭祀,“歲”又成為該祭祀的名稱。“年”在甲骨文中的字,像人背禾稼之形,不難理解“年”與農作物之間的密切關系。許慎《說文解字》:“年,谷熟也。”《谷梁傳》記載:“五谷皆熟為年,五谷皆大熟為大有年。”谷物一年一熟,當農作物收獲之后,田間農活暫告結束,人們用新米做飯、釀酒以酬謝祖先、神靈,久而久之形成規律,這就是一年一度的“臘祭”。在具有原始信仰的先民心中,農業豐收均是天神地祇、祖宗神靈保佑的結果,所以在一年的歲尾,進行臘祭,對這些神靈祈禱、祭祀,報答他們的恩惠,祈求來年更大的豐收。“合聚萬物而索饗之”,包括天神、土地神、農神、祖先,此外還包括貓神、虎神等等。
當然,這種歡慶豐收、感神謝祖的祭祀活動,并沒有固定之期,因此還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節日。它給后代留下來的珍貴遺產是,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祭祀成為傳統春節的重要主題。“時至今日,春節祭祀依然是春節的主要內容之一,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家鄉,不僅是為了家人團聚,同時也是為了回到桑梓之邦,叩拜、祭祀祖先。祖先祭祀與家族倫理是春節歷久彌新的精神核心。”(民俗學專家蕭放語)從這一點上說,把臘祭作為春節的源頭一點都不為過。
我國各種傳統歷法(夏歷、殷歷、周歷)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即一年的開端。夏代歷法建寅——以寅月作為正月,“寅月”相當于現在農歷正月;而商代歷法建丑——以丑月作為正月,“丑月”相當于現在農歷十二月;周代建子——以子月作為正月,“子月”相當于現在農歷十一月;秦朝建亥——以亥月作為正月,“亥月”相當于現在農歷十月。漢代初年沿襲秦制,直到漢武帝時期司馬遷等奉命編訂《太初歷》,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頒定以夏歷正月為歲首。夏歷把正月設置在早春時節,是大地上萬物復蘇的季節,所以最能體現出正月作為第一個月的意義。此后歷法雖不斷修正,但正月歲首時間沒有改變,年節也就固定了下來。
春節名稱的由來
中國古代,“春節”一詞是指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春節”用來指歲首新年始自民國。
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歷,并以中華民國紀年。1911年12月31日,滬軍都督陳其美按照孫中山的指示,率先在上海宣布1912年1月1日開始改用公歷紀元。自此之后,以公歷為標準紀年。這時官方節日與民間傳統節日分離,中國就出現了兩種歷法體系,一種是官方推行的西方陽歷歷法體系,作為公共行政、國際交往的時間標準;一種是傳統社會的陰陽合歷體系,普通民眾習慣沿用,以服務于農時與日常社會生活。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內務部在呈文中提出“擬請定陰歷元旦為春節”并被批準。由此,傳統農歷新年歲首在官方意義上正式被易名為“春節”,而傳統的元旦、新年名稱則被定在公歷的1月1日。
民國政府曾一度不滿于二元歷法結構的存在,1928年5月7日,南京政府內政部重申“實行廢除舊歷,普用國歷”,試圖全部統一使用公歷,并將傳統節日習俗全部搬到新的歷法系統中。以春節不準放假的強制措施敦促國民過公歷元旦,摒棄農歷新年,但這種脫離實際的變革沒有得到國民的響應。魯迅先生的《過年》中曾有這樣的感慨:“幾經防遏,幾經淘汰,什么佳節都被絞死,于是就覺得只有這僅存殘喘的‘廢歷’或‘古歷’還是自家的東西,更加可愛了。那就格外的慶賀——這是不能以‘封建的余意’一句話,輕輕了事的。”
迫于種種尷尬,1934年初民國政府不得不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歷的政令:“對于舊歷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于干涉”。自此民間才又可以名正言順地過農歷春節了。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繼承辛亥傳統,在歷法上采用公元紀年法,但對傳統年節給予特別關注,規定了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從此“春節”成為社會上下對舊歷大年的稱呼。
可以說,正是由于“頑固”的堅持,抵制住了來自西方文化的強勢沖擊,保住了原始意義的新年。從另一方面,也恰恰說明傳統的歲首新年強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以及流傳千年的春節民俗在國人心中不可替代的位置。
春節民俗與節物
春節(即古之“元旦”)在民間又稱為過年、過大年。廣義的“春節”概念可以包括從臘八直到元宵節,它是由除夕與正月初一為核心節點凝聚而成的一整套的節日系統,有起始儀式、凈化儀式、祭祀儀式、饋贈儀式、娛樂儀式、結束儀式等。經由歷代傳承并加以創新而形成的節俗,豐富、生動,充滿了人間倫理之美、情感之美、藝術之美與智慧之美。
春節的隆重感、儀式感以及許多印刻在歷代人民深層記憶里的美好,不只是精神的感受與玄妙神秘的傳說,更是由具體的節物來體現的。在帶有春節色彩的節物上,寄托了人們最濃重的情感。“完備的傳統節日物品是節日氣氛的重要烘托與象征,也是節日習俗的附著物與節日到來的重要提示,這是傳統節日不可或缺的要素。”
自打有了春節,幾千年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不管是國泰民安、物阜年豐,亦或是戰爭頻仍、災年薦饑,人們在節物上的精心運籌、巧妙安排,使得春節在幾千年的運化中始終保持傳統的同時,又隨時抑揚,每每呈現出時代的特征。總的來說,春節節物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是年節所需食品、物品,其次是門庭及個人裝飾物,第三類是拜年分送親戚朋友的伴手禮。
節物的備辦、消費依照節日的進程一步步到位,節日的氣氛也一波趕一波地被推向高潮。
臘八
年節的前奏曲是農歷十二月初八,俗稱臘八節。臘八節這天人們要吃應節令的臘八粥、泡臘八蒜。臘八粥的食料其實都有民俗寓意,諧音取義:桂圓象征富貴團圓,百合象征百事和睦,紅棗、花生比喻早生貴子,蓮子心象征恩愛連心,核桃表示合合美美,橘脯、栗子象征大吉大利等等,人們以此期盼未來生活的美好。每年從臘月初八開始,便敲響了春節序曲的第一個音符,之后就開始了“忙年”(春節節物的備辦)。
小年
臘八過了是小年,小年在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等民謠里都說到的祭灶,是傳統小年的重要節俗。祭祀灶神時特別呈現出中國老百姓的幽默感,用酒糟涂抹灶門,稱為“醉司命”;給灶王爺供灶糖(俗稱糖瓜)、灶馬等物,祝禱灶王“辛甘臭辣,灶君莫言”、“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糖瓜是一種黏到粘牙的糖,不僅粘住了灶神的嘴,也甜了灶神的心。
“二十四,打揚塵。”送走灶王爺,人們就該清掃、洗涮,干干凈凈迎新年了。自臘月二十三、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起,俗謂“百無禁忌”。平時人們對于屋內清掃是小心謹慎的,唯恐觸犯神靈,現在將居家的灶神送走了,人們得到了任意清掃的機會。
忙年
“二十五,磨豆腐。”祭灶之后,年關越來越近,“忙年”的節奏也進一步加快,人們開始年節食物的準備工作。當然年節食品不只是豆腐,節儉的中國人在年節也會“任性”一把,準備許多平時難得的吃食:年肉、年酒、餃子、年糕、棗糕、饅頭、糍粑、全魚、圓子、安樂菜、五辛盤、春餅、春卷、歡喜團等,不但要采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食物的豐盛,是大年的典型特征。
節前需要備辦的另一宗年貨,是門庭裝飾物。在一通細致的清掃之后,就要把整個房舍裝飾一新。大門兩旁粘貼用紅紙寫有新年寄語的春聯,門上則貼上門神畫或者福字、招財進寶、日進斗金等等。堂屋門前掛大紅燈籠,窗檐上要貼花花綠綠的吊錢,屋里則要粘貼色彩鮮艷、寓意吉祥的年畫,窗戶上要貼窗花。臘月二十三之后的市場、年集、廟會上,賣年畫春聯的攤位一個連著一個,選購的人眾在這些紅紅綠綠之中穿梭,連肩挨背,熙熙攘攘,進一步把年節的氣氛烘托得喜慶而熱烈。
幾千來來,門庭裝飾物中最具春節特色的是春聯和門神畫。
門神到年畫
最早的門神是桃木刻成的偶人,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漢代門神已演變為畫著專門負責捉拿禍害人間惡鬼的神荼與郁壘兩兄弟的圖像。南朝梁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記載:“歲旦,繪二神,披甲執鉞,貼于戶之左右,謂之門神。”門神在后代歷有更替,主要有鐘馗、秦叔寶、尉遲敬德等。后來門神畫繪畫題材擴大,變成年節時期裝飾屋舍、增添喜氣的年畫。宋代木版年畫開始流行,年畫的內容也擴大了,多畫鹿、喜、寶馬、瓶、鞍等象征物。
道光年間,在李光庭著的《鄉言解頤》一書中,第一次提到“年畫”一詞,從此,所謂“年畫”就擁有了固定含義,即是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換的年俗裝飾品。民間對年畫的強烈需求,催生出像河南朱仙鎮、天津楊柳青年、蘇州桃花塢、河北武強、山東濰坊、四川綿竹等地大大小小的年畫作坊。有了專門的年畫作坊,年畫更加精美,題材更加廣泛,喜慶吉祥是其主題,如連年有余、金玉滿堂、群仙賜福、招財進寶等等。
桃板、桃符到春聯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桃板、桃符以及后來普遍出現的春聯是新年大門的重要飾物。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便在桃木板上分別寫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自然成對。據宋黃休復《茅亭客話》載,五代時后蜀,每至除夕,諸宮門各懸桃符一對,一般都題上“元亨、利貞”四字,或辟邪祈福字樣以圖吉利。
流行的說法認為最早的春聯是唐末五代孟昶所題,即“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而據民俗學家最新的研究,認為唐代開元十一年(732年)敦煌卷子記錄的一些如“三陽始布,四序初開”、“年年多慶,月月無災”等等,是迄今所見的最早的春聯。
以紙寫聯語在社會上普及的時代應該是在明清時期。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要表達的意愿越來越多,在桃符上的字也就越寫越長,逐漸形成了對仗工整的吉祥聯語。如最常見的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三羊開泰,五福臨門;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爆竹一聲辭舊歲,桃符萬戶迎新春……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言:“春聯者,即古之桃符也。”
除了春聯,還有春條,即用小型的紅紙條寫著各種各樣的吉祥話,或墻壁或樹身或門側或照壁,有興致者往往會貼滿庭院各個角落。春條因位置不同內容也各異:大門對面——出入平安、開門見喜;院落樹身——滿院春光、樹大根深、根深葉茂;米缸、糧囤——滿、五谷豐登、谷米滿倉;豬圈、雞舍、牲口槽櫪——六畜興旺;車上——日行千里;桌子——日進斗金;床頭墻上——抬頭見喜等等。春聯、春條一般于除夕前或除夕當天粘掛。
身體清潔
北方有首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婆子要吃新年糕,老頭子要戴新氈帽。”年節的裝飾,少不了個人的裝扮。備齊年貨,裝飾好門庭,人們沐浴齋戒開始要迎接新年了。歲末人體的清潔行為是一道必備的儀式,除了洗浴之外,還有剃年頭,俗諺“有錢無錢,剃頭過年”,在歲末一定要剃好年頭,干凈過年。
以鮮潔的服飾迎年是漢代就有的習俗。早在漢代,正月旦即是皇家的重要慶祝日,朝廷要舉行大規模朝會,朝野上下,盛裝出席。在民俗社會中,新潔衣飾不僅是年節的美飾,同時具有神性意義。新的衣飾是為了祈福除災。通過舊年閾限之后,人們獲得新生。穿上新衣,戴上新帽,象征著人們進入新的生命旅程。因此,節前制買新衣也是人們傾注很多心思的一件樂事。
除夕
經過一番精心布置,千門萬戶、屋棟樓宇,處處煥然一新。一切準備就緒,接下來就到了年節最隆重的一環——除夕。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是農歷年的最后一天,唐人稱為“歲除”、“除日”。整個春節的核心就在于除舊布新。除夕是新舊交替的分割點,帶有無比神圣的意味。很多人萬里奔波,也要回家過年,為的就是能在除夕夜與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吃一頓年夜飯。
傳統的年夜飯,菜肴充滿寓意。中國南方地區的年夜飯有兩樣菜必不可少,一是頭尾完整的魚,象征年年有余;二是丸子,南方俗稱“圓子”,象征團團圓圓。傳統北京人的年夜飯中必定有荸薺,諧音“必齊”,寓意家人一定要齊整。南北有別,南方除了菜肴外,年夜飯要吃糍粑或年糕,而北方一般吃餃子。
餃子又名水餃、角子、扁食,在中國起源很早,是北方大年的標志食品。在民俗觀念中,“餃子”諧音“交子”,新舊年度的時間交替在午夜子時,在除夕與新年交替之際“更歲交子”,全家吃餃子以應辭舊迎新之意。此外,為了添加節日的生活情趣,有的地方在包餃子時,還在其中加入糖塊、花生、棗乃至錢幣等物,誰吃到什么餡的餃子,誰就獲得相應好的預兆:吃到糖塊標志著生活甜如蜜,吃到花生者就表示長生不老,吃到棗子意為早得子嗣,吃到錢幣者自然新年有好的財運。
除夕夜吃完年夜飯,長輩要給小輩壓歲錢。壓歲原為“壓祟”,取“壓住邪祟”之義,以祝福晚輩平安度歲。壓歲錢相傳起源較早,但真正流行是在明清時期。
壓歲錢有特制錢與一般通行錢兩種。特制的壓歲錢是仿制品,它的材料或銅或鐵,形狀或方或長,錢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祿壽喜”、“長命百歲”等。明清時期開始有用流通的銀錢作壓歲錢。這種壓歲錢,有直接給予晚輩的,有的是在晚輩睡下后,放置其床腳或枕邊。壓歲錢本來是祝福的意義,但用流通的制錢給小兒壓歲,則給孩子帶來了自主消費的愉悅,它開啟了壓歲錢由信仰功能向節日經濟功能轉變的趨勢。
民國以后,各錢鋪年終特別開紅紙零票,以備人們于壓歲錢支用。當時還流行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寓“長命百歲”之意;給已成年的晚輩壓歲錢,紅紙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財源茂盛”、“一本萬利”。現代使用紙鈔后,家長們則喜歡選用號碼相連的新鈔票,預兆著后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年夜飯后,全家人圍坐在炕頭桌邊,拉家常,聊未來,談天說地,一直等到午夜零點鐘聲的敲響。傳統上人們在辭舊迎新的除夕,以通宵不寐的形式守候新年的到來,稱為“守歲”。從古迄今,人們一直將守歲作為辭舊迎新的重要儀式,體現了對舊歲的辭別與對新年的守望。
守歲的民俗還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舊時在院子里點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稱為“庭燎”、“籸盆”、“燒火盆”、“旺相”,現代民間稱為“生旺火”或“點發寶柴”。現代除夕夜掛紅燈籠的習俗,是這種傳統的延續。
庭燎起源于古代驅邪的需要。按古時的說法,除夕會有山臊惡鬼,近代民間又演變成年獸的傳說,說有名為“年”的怪獸,經常在除夕夜出來作亂。因為年獸害怕紅色的燈火,所以人們在庭院點燃紅紅的庭燎、旺火,這樣就保證了家人的安全。此類民間傳說表達了人們在新舊交替的時間變換中緊張與不安的情緒,熱鬧的燈火為的是驅走黑暗,迎接新年黎明的到來。
迎新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經過一晚的熬年守歲,零點的鐘聲敲響,整個年節的氣氛被推向高潮。人們的激情也被點燃,新的目標、新的期望、新的夢想,全都從這一刻開啟。
沒有什么比盡情地燃放爆竹更能表達跨年的心情的了。相傳放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驅逐鬼怪或迎神,后來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號,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刻的民俗標志。
最早關于爆竹的記載,是南朝梁代宗懔的《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 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燒,產生爆裂聲,目的是驅鬼怪。
宋代出現了火藥爆竹,即現代的爆竹、炮仗、鞭炮。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極好的“辭舊迎新”的文化象征符號,它可以使人們更加深切地體驗到舊與新的更替,使生活更加富于藝術美感與激情。
1993年以來,一些城市開始禁燃煙花爆竹。近兩年由于霧霾嚴重,出于環保的需要,禁放的城市越來越多,禁放的區域越來越廣,盡管大家理性上接受,但是還會常常聽到 “越來越沒有年味了”的抱怨。一些民俗學家呼吁“加強科研,開發危險性較小、少污染乃至無污染的新品種”,這樣既可以滿足大眾的強烈需求,又不至于使燃放放爆竹的火熱、喜慶場面在新年的傳統中湮滅。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初一清早,推開大門,全家大小老少穿上新衣,開始賀年、拜年,先家內,后家外。初一向父母拜年,然后出門給親戚拜年。再次,向朋友拜年。從此時開始,全國上下,代表祝福的禮盒隨著盛裝打扮的拜年的人流在親朋好友之間流轉。盡管傳統上初一至初五閉市,但是精明的現代商家早早出動,精美包裝的禮品擺上貨架,不由你不動心。拜年之后,人們開始逛各種社區性的大小廟會。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男女老少上街賞燈、欣賞踩高蹺、跑旱船、舞龍、舞獅、扭秧歌等民間娛樂表演,一同狂歡,將年節再一次推向高潮。
馮驥才在一篇《過年》的文章里寫到:“在過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這生活與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等到過了年,人們走出這年所特有的狀態,回到生活里,年的感覺也隨即消失,好似一種幻覺的消散。是啊,年,實際是一種生活化的理想,一種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古老的春節民俗,追隨著歷史的腳步陪伴中華民族走過了幾千年。回望歷史,就節物層面來說,再也沒有哪個時代能像今天這樣,生活和理想如此地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