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輪房地產帶來的發展紅利已經進入尾聲,線纜行業下一輪發展的動力在哪里?這是很多線纜企業的疑問。青島漢纜股份董事長張立剛的答案是“雙碳”。
“‘30’、‘60’目標是國家的一項重大發展規劃,也是所有能為這個戰略服務企業的一次重大的歷史發展機遇。”張立剛說,這是一個距離2060年實現碳中和還有近40年的超長賽道,“只要能參與到這發展過程當中的企業,都面臨一個重大的歷史發展機遇。”
青島漢纜廠區
在碳中和政策引導下,清潔能源繼續快速發展,新能源光伏、風電、儲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市場前景,而綠色能源的發展帶動了線纜行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行業的技術競爭力。
2021年,漢纜在青島即墨區海底電纜二期工程開建,漢纜已經成為海上風電所需海底電纜的最主要的供應商之一。2020年以來,亞太線纜協會對全球能源領域里海底電纜的生產企業進行評比,評出的海底電纜最具競爭力10強中國內有4家,漢纜是其中之一。
青島漢纜廠區
同時,漢纜在國內高壓、超高壓電纜、海纜相關技術研發上有突出優勢,其旗下“國家高壓超高壓電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家級技術研究平臺,承擔多項重大課題,針對產業鏈中“卡脖子”的核心技術攻關。
“‘雙碳’帶來的新賽道,讓線纜企業有機會朝著這個方向高質量發展。”張立剛說,通過這個機遇,國內線纜企業可以做大做強,不僅要解決一些“卡脖子”的技術問題,這些產品、技術還要走向國外,成就一些世界級配套能力的公司和世界級品牌。
中國質量新聞網線纜資訊:受疫情影響,這兩年一些企業感受到了壓力,青島漢纜情況怎樣?
張立剛: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還有國際關系多重因素的影響,經營壓力比2020年疫情剛發生的時候還要大,我們也能感受到整個市場訂單的容量和資金支持呈明顯下降的趨勢。漢纜的應對策略是,在鞏固好原來市場的基礎上,去開發一些差異化市場。我們這兩年在房地產傳統市場減弱的情況下,重點開發了海上風電新能源市場,作為主要市場來開拓。
圍繞這些主要的新能源市場,我們從產能的配備上又做了很多的投資,包括產品技術研發和產能投入。2021年在青島即墨實施海底電纜二期工程;在河南焦作實施中低壓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這都是我們圍繞著新形勢下市場需求、客戶需求做的拓展。
中國質量新聞網線纜資訊:目前青島漢纜在新能源領域開拓的成效如何?
張立剛:在“十三五”期間海洋風電的建設過程當中,漢纜在國內的海底電纜生產企業中屬于第一梯隊的企業,是國內很多海上風電項目的主力供應商。尤其山東是建設海上風電的熱土,“十四五”規劃的山東海上風電發電量居國內首位。漢纜作為山東的本土企業,充分發揮本土優勢積極服務山東海上風電項目。
中國質量新聞網線纜資訊:“雙碳”是將來發展的大方向,也是彎道超車的一次機遇。漢纜做了哪些應對?
張立剛:圍繞新能源海洋風電項目建設,我們做了一系列技術開發和儲備。比如,海洋風電“十三五”期間大多建設的是近海領域的,就是從海岸邊到風電場的距離是30到50公里。“十四五”期間可能要建設深遠海域項目,距離達到80公里到100公里。這個領域建設的海洋風電對產品的技術要求更高,電壓等級也高,需要500千伏的超高壓電纜進行電力輸送,但這種超高壓電纜目前大多還需要進口。所以我們為了應對這個問題,從材料上進行研發,爭取后期深遠海項目的電纜能夠實現國產自主化。
此外,漢纜在氫能燃料電池及相關產業上也有相關布局,看似與線纜直接相關性不大,但都是圍繞“雙碳”的產業布局,都有協同效應。
中國質量新聞網線纜資訊: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漢纜是怎么做的?
張立剛:作為高新技術企業,漢纜每年在技術研發、技術創新的投入上都超過了高新技術企業3%的最低要求。
對于技術創新,可以說是漢纜基因中的東西。從公司1982年創立時期,我們就重視技術人才,重視技術創新,“抓住主業不動搖,抓住自主創新不動搖”是我們一貫堅持的發展理念。當初建廠的時候,沒有資金自己湊,沒有設備自己造,沒有技術人員,就聘請“禮拜天”師傅。直到1994年,青島電纜研究所成立,我們有了一個重要的技術平臺。
現在我們有了“國家高壓超高壓電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是一個國家級技術研究平臺,承擔了該領域的眾多國家級項目,尤其針對產業鏈中“卡脖子”的核心技術攻關,承擔國家級的攻關任務。在研發人才的配備和支撐上,漢纜在國內也是最高級別的,我們聘請院士帶隊項目,來支持項目的研發。
中國質量新聞網線纜資訊:線纜質量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在質量管理、質量文化上,漢纜有哪些創新?
張立剛:漢纜高壓和超高壓電纜以及核電站用的移控電纜在行業內獨樹一幟,所以我們一直以質量管理體系為核心,圍繞產品的工藝和技術要求,圍繞用戶需求,來進行信息化的戰略規劃。具體來講,首先一定是要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形成自董事長到車間工人到財務系統、基建系統的全員質量理念,全員學習先進的質量發展理念,讓產品質量的持續改進工作深入人心,每個員工都要理解。
在核電行業,有一個著名的“四個凡事”質量安全文化: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核電行業的質量安全管理是非常有成效的一個管理模式,所以我們一直把核電站行業最高標準的質量安全管理文化貫穿在我們整個產品質量管理體系中。
中國質量新聞網線纜資訊: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時代潮流,您怎么理解的它的要求和內涵?
張立剛:我的理解,國家對企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就是希望我們的實體經濟要有國際競爭力,有全方位的能力去參與國際競爭,甚至在國際競爭當中我們也能達到第一梯隊,達到領先。過去我們的標簽是“世界加工廠”,未來一定是要摘掉這個標簽的。比如華為,就是中國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榜樣,它的發展方向、發展路徑、發展模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目前,特別在技術創新這塊,我們還是離不開國外的技術和材料,那就還談不上高質量發展。作為實體經濟,我們需要腳踏實地做大做好,不斷進行技術攻關,真正成熟起來,達到國際競爭的標準,代表國家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