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是一個絕佳的品牌營銷機會,一方面我們可以增加營收,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品牌形象。”眾多為奧運會忙碌的餐飲企業都有這樣的共識。
奧運廚房:
中餐企業趕超洋快餐
“2008北京奧運會中西餐比例為3∶7,其中,中餐指亞洲餐,包括中、日、韓餐飲,共28大類,450多個品種。”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柳表示,“往屆奧運會唱主角的往往是西餐,但在本屆奧運會上,經國際奧組委的授權,中餐搶下30%的市場份額。”
一位接近北京奧組委的人士透露:按理說,在奧運村主餐廳、主新聞中心和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里提供餐飲服務的應該是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伙伴麥當勞公司,但由于本屆奧運會食品供應系統的龐雜,北京奧組委決定選擇美國的愛瑪客公司和中國的首旅集團作為麥當勞公司的補充,為運動員村、媒體村、主新聞中心、國際廣播中心提供餐飲服務。此外,在31個競賽場館,共招募了包括麗華快餐、百萬莊園、空港配餐公司等5家餐飲服務商。
針對有媒體稱包括亞洲餐在內的中式快餐才占到30%的比例,中式快餐遭遇尷尬的話題,麗華快餐集團董事長蔣建平不以為然。蔣建平認為:媒體在宣傳中式快餐占30%的份額時存在著誤解。“中西餐比例為3∶7主要是指在奧運區域,因為屆時的參賽人員以西餐人群為主。而很明顯,非奧運區域的市場機遇顯然要比奧運區域大得多。”
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07中國餐飲產業運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給中國餐飲業帶來200億元人民幣的增量市場。《報告》認為:商機主要來自奧運場館、奧運村、媒體村等“奧運區域”的賽事餐飲和“非奧運區域”的休閑餐飲。
中國烹飪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表示:“奧運區域”的餐飲服務將接待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萬左右的奧運會相關人員;但在“非奧運區域”,奧運會期間現場觀眾將達700萬人次,同時,2008年北京入境旅游者將達到500萬人次,國內旅游者將達到1.2億人次,二者的市場容量不可同日而語。很明顯,“非奧運區域”正是中餐企業大展拳腳的領域。
“團膳”服務:
麗華快餐pk愛瑪客
事實上,奧運會給中餐企業帶來的還不只是“多賣幾份盒飯”那么簡單,為大型賽事提供“團膳”,對中式快餐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化水平、物流配送能力,以及保證食品安全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考驗。
作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餐飲服務商,美國愛瑪客公司憑借著先進的中央流水線、物流配送體系以及零售網絡,前后為14屆奧運會提供餐飲服務,“團膳”供應方面的成熟經驗讓該公司賺得盆滿缽滿。相比較而言,國內企業在“團膳”供應方面還存在著明顯不足,不過這一短板正在被迅速彌補。事實上,在“團膳”供應方面,已經有一些中餐企業走在前面。
從1993年靠“送外賣”起家,麗華快餐開創了國內“無店鋪經營”模式,專注于快餐“外送”和為大型文體活動提供“團膳”服務,曾先后為50周年國慶閱兵、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第十屆全運會、“好運北京”測試賽等大型活動指定供餐。
“團膳供應要求中餐企業必須做到工廠化、工業化,進行流水線生產,將各項指標全部量化,例如配料、溫度等。”蔣建平表示,“我們是專業的快餐盒飯生產企業,我們的產品線、生產研發、配送能力與團膳經驗值得其他中餐企業借鑒。”
前瞻:
世博會,下一個機遇
2008北京奧運會的餐飲蛋糕瓜分已成定局,那么,中式快餐企業的下一個機遇是什么?據悉,很多中餐企業把目光瞄向2010年上海世博會,對和世博會的合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曾經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會不僅僅是大企業的舞臺,中小企業也可以為世博會園區提供餐飲、購物等各類服務。“園區內規劃了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商業設施,商業場地招商計劃將于2008年下半年起實施。世博會園區的商業有兩大主題:吃飯、購物。餐飲設施將細分為傳統餐廳、自助餐廳、快餐廳和各國展館中的風味餐廳。”洪浩如是說。
數據顯示,2010年上海世博會總參觀客流量將超過7000萬人次,平均日客流量40萬人次,高峰日客流量60萬人次。具體到餐飲領域,據上海餐飲業行業協會的統計,長達半年的世博會至少有18億元的餐飲商機。
快餐連鎖企業真功夫對世博會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據真功夫公關部經理郭帆介紹,作為一家餐飲連鎖企業,像世博會這樣的大型活動自然不容錯過。“我們很愿意和世博會保持接觸,目前我們贊助世博會的事宜由華東區的老總直接跟進。”《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