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麗娟
千家企業力保“身份”
在9月3日召開的國家藥監局新聞發布會上,被《食品安全法(草案)》刪除的保健食品,其“身份”和“前途”成了最受關注的話題。
“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保健食品的許可會有一個司來承擔,這方面的職責不會有缺陷。”國家藥監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的一番肯定,讓惴惴不安幾個月的保健食品行業終于吃了顆定心丸。
在今年4月開始征求意見的該草案中,“保健食品”這一概念竟然人間蒸發,蹤跡全無。如果該草案替代現行法規正式實施,“保健食品”恐將失去食品屬性和法律地位。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保健食品生產、消費市場。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至少有1000億元的保健食品市場,1500家相關企業,從業人員超過500萬。日益龐大的保健品產業,將會淪為“黑戶”?保健食品行業因此恐慌強烈。
據了解,從4月至今,相關部門已經收到了1.1萬余條該草案的反饋意見,其中大部分來自于保健品企業,呼吁在該草案中對保健食品予以規范,明確其屬性。據悉,目前,安利(中國)、完美(中國)等100多家保健食品企業已緊急聯合上書國務院及人大,希望“給予保健食品一個明確的地位”。
現在,保健食品企業為自己“正名”正獲得更多希望。在不久前剛閉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對該草案中沒有關于保健食品方面的內容表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明顯的缺陷”,并建議應增加規定“保健食品的管理由國務院另行制定條例進行管理”。
介于食品和藥品之間
“草案中沒有提及保健食品,就像把一個人的身份證奪走了,這種情況下誰都會慌亂。”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徐華鋒對此表示。
“企業的恐慌并非沒有必要。”中國醫藥保健品營銷協會秘書長高健表示,“保健食品不同于一般食品,往往要加入非食物添加劑以發揮保健作用,其性質介于食品和藥品之間。該草案中沒有‘保健食品’的概念,同時規定食品中不能添加任何藥品,只允許添加‘藥食同源’的原料,這大大局限了保健品的開發范圍,對保健品發展不利。”
而現行《食品衛生法》中,有3條內容專門針對保健食品。當前出臺的多部保健食品法規都是建立在該法基礎之上。高健認為:“一旦保健食品失去法律地位,那相關管理法規也就沒有了立法依據。保健食品行業豈不是陷入無法可依的局面?這樣反而容易引起行業混亂,甚至帶來新的食品安全隱患。”
“前途”或歸藥監局統領
更讓保健食品企業憂心忡忡的是,根據《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保健食品要有“健字號”批號。如果該草案里最終沒有“保健食品”概念,相關管理辦法將不能執行。那這些批號是否相當于作廢了?據了解,目前,我國保健食品的批號大概有1萬種左右,申請1個批號少則幾萬元,多則幾十萬元,如果這些批號將作廢,相關企業恐怕損失慘重。
對此,顏江瑛明確表示,藥監局對保健食品的審批職責不會出現空缺。也就是說,保健品的批號不會因為《食品安全法》的變動而作廢。她同時透露,國家藥監局下一步準備重新理順保健食品批準文號的工作方案,對那些保健食品安全存在隱患的批號進行撤銷,重新審評及再評價。
根據日前頒布的衛生部“三定”方案,原先屬于衛生部的保健食品監管權,被劃歸藥監局所有。藥監局將同時掌握保健食品的審批權和監管權,以便更有效地監督市場。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認為,這表明《食品安全法》是否增加對保健食品的表述,都不會影響藥監局對保健食品的監管。
但這位負責人表示,她注意到顏江瑛在介紹國家藥監局職能調整后的13項工作范圍中,只字未涉及“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未來究竟可以獲得什么法律地位,受到怎樣的監管,恐怕仍需等待具體監管政策出臺。《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