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美國一家雜志日前刊文調侃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Trump),讓一家中國企業不幸躺槍。該雜志也知道,這家企業僅僅是英文名字Trump與特朗普同名,兩者并沒有明顯的關系,但還是忍不住把它們說到一塊:“它似乎稍微借鑒了共和黨熱門競選人愛說大話的特點:他們除了稱自己是‘全球第一家’以外,還表示每年為超過10億使用者提供服務。”
“愛說大話”這樣的評價誰都不愛聽,想必中國的這家企業也很惱火。不過,要反擊美國這家雜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自己說的話到底大不大,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事實上,美國這家雜志敢拿中國企業說事,不就是看到中國企業說大話者眾這樣的現實么?如果覺得外國人侵害了我們的權益,我們可以訴諸法律要個說法;如果對方點中了我們的缺點,這時候,比維權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
“愛說大話”對應著實干的缺失,這正是我們需要反思的地方。我們看到,多年來,做電腦的大多是在“攢”電腦,做汽車的大多也是在“攢”汽車,腦子里除了利潤就是份額,很少有企業能夠沉下心來,下大力氣、花大成本堅持把企業做大,把品牌做強。當賺了一些錢,一些企業就開始“作”了,動輒把“國家使命”“民族情感”等這些大詞加進企業精神的筐里。但它們根本就不知道,世界級的大企業從來都不喊這些口號,因為它們知道,在全球一體化的市場中,沒有人為你的民族自豪感埋單,人們只為自己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方式埋單。世界級企業品牌的精神很單一,就是執著加實干,理想也很樸實,就是通過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品質贏得市場。
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如果中國企業不能克服“愛說大話”的毛病,不能實打實地干事創業,根本就走不出去,也難以打造出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分析中國缺少世界級制造業品牌的原因,學者們能找出許多,比如我國改革開放時間短,市場經濟發展不充分,缺乏悠久的現代商業文明歷史,品牌意識明顯不足;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獨立知識產權,不能從技術含量上支持全球品牌的形成和提升;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和國際化媒體,明顯制約中國品牌的海外影響度等。這些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掣肘中國品牌的成長,但它們似乎都并不充分,而且,每一個原因也都能夠找到反例。比如,針對改革開放時間短,經濟發展歷史不足,品牌培育不充分這一點,有人就提出反駁:蘋果、谷歌等一些高科技企業,從開創品牌到成名,并沒有花多少時間。這說明最為關鍵、最為根本性的原因不是這些。
古語云: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中國品牌寂寂無名,問題不在于外在環境怎樣,而在品牌自身缺乏“立”的“所以”,缺乏讓人知的“能”。簡單地說,經濟政策、市場環境甚至創新技術等都是品牌形成的外因,而作為內因的“所以”和“能”,極言之就一個字:做。中國品牌“無位”,“人不知”,最大的問題是太浮躁,沒有誰是在認認真真“做”品牌,而只是“作”品牌,即實干的少,虛干的多。前文說到的“攢”就是典型表現。
當然,中國也有已經走向世界的知名品牌,而它們正是實干的典范。海爾、聯想、華為等這些中國企業之所以能夠揚名海外,是因為它們都堅守了一條根本理念——專心做事,有企有業。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