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工匠精神 倡導質量榮辱文化
——質量文化建設漫談(一)
□ 徐建華
“現在經濟領域有不少大家詬病的問題,像坑蒙拐騙、假冒偽劣、誠信缺失,這些也可以從文化方面去找原因、開藥方。”在今年兩會的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在回答媒體關于文化保護工作的提問時,從文化的角度對目前社會上存在的一些質量問題和現象進行了“解讀”,這是總理首次從文化的視角來審視和看待質量問題。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十三五”規劃,都明確提出要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舉措。不過從這些舉措來看,更多偏向于質量提升的“硬件”方面,比如技術工藝的提升改造等。
質量的基礎和關鍵是技術,一件產品、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質量水平的提升,必然離不開科學技術和創新水平的支持與支撐,因此要建設質量強國,加強質量的“硬件”建設既是首當其沖,也是必然要求。相對于技術工藝水平,工匠精神和質量文化等更像是質量強國建設的“軟件”,它同樣是支持質量強國建設的重要一環。總理將社會經濟領域出現的假冒偽劣等質量問題和現象與文化相聯系起來,也說明了質量文化這個“軟件”的建設同樣非常重要且時不我待。
事實上,在部署今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質量提升工作時,總理已經首次對質量強國建設的“軟件”進行了布局,這就是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工匠精神”,它被看成是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推進質量強國建設亟待補上的“精神之鈣”,是我國制造業所缺失的精神文化和必須補上的“短板”。
工匠精神,是生產、設計者在技藝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以質量和品質贏得行業領先和消費者信賴的精神。工匠精神體現了一種踏實專注的氣質,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鉆勁背后,是對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一提起“工匠精神”,很多人會想到德國制造、日本制造,認為這是他們成為高品質代名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制造業一直在傳承的寶貴質量文化和精神財富,也是中國制造與它們的差距。
“產品如人品”,這是很多企業喜歡掛在生產車間的一句質量宣傳語,也是很多企業家經常強調的質量文化。產品如人品的背后,也同樣可以折射出工匠精神的一個重要內涵,就是工匠們對質量的孜孜以求以及對自己質量榮譽的看重,它們也是一種質量榮辱文化:以追求高品質為榮、以生產劣質產品為辱。
記得一位質量專家曾經講過兩個故事:他有一次在德國考察,發現有家企業的一名技術工人,一人負責一條生產線的工藝,一個產品出來,質量是否合格,最后由他簽字放行。他當時就問,這么長的生產線,你怎么敢保證質量合格,簽字放行?沒想到對方回答說,我是有把握才簽字的,何況整條生產線就我一個人,出了質量問題肯定是我的責任,而一旦出了質量問題,我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所以我必須高度負責、講究誠信。另一次是有一家企業,一名技術員為了趕工期和進度,故意偽造數據,結果造成產品質量不合格,最后這名技術員被企業通報批評并開除。
培養工匠精神和質量融入文化,一方面,需要對好的工匠樹立正面典型,營造以追求質量為榮的氛圍。中國質量領域的最高獎項中國質量獎將獎勵范圍擴大到一線工人和班組,就是一個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還需要懲戒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企業或個人,使其有質量羞辱之心,從而努力改正和提升質量水平。
《禮記·月令》篇記載,秦國規定:“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究其情。”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如有質量問題,必究其責任,并予以嚴懲。明朝時,修筑城墻所用的每塊磚上都有制磚人的姓名和信息。這樣的工匠精神,不僅是對質量責任的明確,也是一種質量榮辱文化的展示,使得每一個參與制造的工人真正能夠深刻理解和體會“產品如人品”的質量榮辱觀。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