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彪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位消費者在某電商平臺費列羅官方旗艦店購買了4箱“原裝進口巧克力”,收貨后發(fā)現是國內分裝。針對網店的虛假宣傳,該消費者向當地市場監(jiān)管部門舉報投訴,繼而向法院提起訴訟。市場監(jiān)管部門經調查確認網店存在虛假宣傳問題,對其作出罰款6萬元的處罰。不久,法院也作出判決,責令被告“退一賠三”。
這一案例透露的信息有兩點特別值得關注:一是消費者對自身權益變得敏感,并懂得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一是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迷信洋品牌,洋馬甲再鮮亮,也要扒開里面看看真假。相比維權自覺,破除洋品牌迷信更顯消費理性,也更具社會示范意義。
當然,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對洋馬甲信任度降低,是基于洋品牌近年來并不令人滿意的市場表現。我們知道,很久以來,不少國人內心潛隱著很強的崇洋情結,而一些企業(yè)就抓住了這一點,千方百計把自己打扮成洋品牌,然后刻意宣傳自己的洋身份,惑眾牟利。然而,類似歐典、達芬奇、法國合生元、美國施恩等這樣的“假洋鬼子”多了,搞得人們對“真洋鬼子”也常懷戒備。
不過,洋品牌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假冒貨泛濫讓它們受到連累,形象受損,而是它們自己沒有珍惜自家品牌名聲,放松了要求,以致品質下降,服務縮水,越來越被國內消費者嫌棄。這從近些年進口產品屢被查出質量安全問題鮮明地呈示出來。比如,不久前,質檢總局通報2016年產品質量監(jiān)督抽查和2016年目錄外進出口商品監(jiān)督抽查情況,空氣凈化器不合格率23.2%。按商品進口國別劃分,日本、韓國等國的進口商品數量相對較多,不合格商品檢出率相對較高。而此前,夏普、戴森等外資品牌也曾登上有關部門和機構抽檢的黑榜。業(yè)內人士指出,許多洋品牌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開始逐漸衰落,其在中國的品牌和管理團隊也處于散漫狀態(tài),大部分外資在經歷水土不服后難以將不良影響消化并有效轉型。
與洋品牌走下坡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經過多年艱苦努力,國內自主品牌逐漸壯大,市場影響力日漸上升。人們看到,在許多市場領域,特別是家電、移動通訊、無人機等行業(yè),現在許多本土品牌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它們在產品質量、市場價格、售后服務、品牌信譽等方面擁有了強大的競爭力,越來越贏得消費者的認可,這使得許多洋品牌產品的市場空間日漸逼仄。也就是說,在市場和消費者都變得日益成熟和理性的情況下,洋品牌在我國市場曾被人們賦予的那道光環(huán),如今已日漸褪色,不再耀眼。
洋品牌走下神壇,是因為它們本不是神。既然是人,人品怎么樣,自然就不能只看穿在身上的馬甲亮不亮了。在這個問題上,許多消費者開始明白了,但一些企業(yè)單位卻仍一葉障目,還在癡迷洋馬甲。比如,一些企業(yè)或政府機構在招標生產設備或采購產品時,常在招標條款中規(guī)定部分設備或產品必須為國外品牌或為原裝進口。而有的企業(yè)在進行宣傳時,也喜歡打出“進口原料”“進口設備”“國外技術”等宣傳語。這既是盲目崇外,也是對自己研發(fā)的不自信及對其他本土研發(fā)的歧視。
俗話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大概是因為人們對和尚所來之“外”不了解,距離產生神秘感,加之對“經”不懂,就會生出一種“會”的期待。當然,自己身邊的和尚念得不好也是一個原因。把和尚換成品牌,這樣的邏輯同樣存在。時間久了,外來的和尚見得多了,會不會念經自然就看出來了,而洋品牌見多了,特別是它們的問題見多了,被拉下神壇也就不足為怪。這個時候還有人迷信洋品牌,被洋馬甲所惑,那就是心理或智商有問題了。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