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質量時代的來臨
——訪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纖維檢驗局局長曾蓉
□ 本報記者 何 可
“情態溫厚心絡明,身姿豪颯事緣躬。”用描寫花中君子的詩句來形容曾蓉,最恰當不過。這位來自四川省纖維檢驗局的全國政協委員,既有女性敏銳而感性的一面,又有質檢人理智而嚴謹的一面。
3月8日,記者在駐地見到曾蓉的時候,她收拾得颯爽干練,談起質量話題,格外興致昂揚。
“對于我們質量工作者,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曾蓉說,在人民大會堂,親耳聽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強調質量,號召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讓她備受鼓舞。對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所說的,“機遇難得,抓不住就是我們的失誤;責任重大,干不好就是我們的失職”,有了更深切的體味。
“基于完善中國特色質量法律體系、提升我國供給質量和效益的需要,建議從國家層面盡快制定質量促進法。”3月5日,聆聽完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后,曾蓉更加堅定地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盡快制定國家質量促進法的建議》的提案。
在她看來,迎接質量時代的來臨,要以法律形式將質量社會共治制度固定下來,整合不同質量主體的力量,共同促進中國質量的發展與進步。
“我國目前與質量直接相關的法律已達11部,但是,現有的質量法律制度僅僅關注了政府與企業的單一質量管理關系,忽視了企業、消費者、社會組織和質量技術服務機構在質量治理中的積極參與和促進作用,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限性。”曾蓉表示,質量促進法與上述產品質量法等管理型質量立法存在本質區別,主要針對尚未得到良好發展的領域需要“鼓勵發展”的問題,通過積極的引導消除因為發展造成的不均衡問題。
近年來,由于國內供給低端過剩、高端短缺的問題突出,國內消費總體不旺,企業供給與消費者需求之間形成了“產品質量差→低質低價形象→中高端需求轉移→提升質量的動力不足→產品質量差”的非良性循環。
曾蓉認為,這種非良性循環充分說明,質量供給水平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要在加強質量安全監管、調整產品合格與否的同時,更注重質量發展和促進,把提升質量作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目標和內生動力。
曾蓉有迎接質量時代的決心和遠見,也有著立足當下的勇氣和作為。5年任期中,她始終用質量的眼睛關注社會熱點,聚焦百姓生活,呼吁加強救災用紡織品質量安全監管,呼吁提升公共用紡織品質量安全水平,積極推動在學生校服、兒童服裝等具體領域開展“質量提升對標行動”,從具體行業、具體產品入手推動質量供給水平的提升。
對于近期迅速升溫的電商打假話題,曾蓉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現行對于電商的監管思路以屬地性、專業性和多層級性為主要特征,與網絡經濟的流動性強、跨域廣不相適應,目前的《電子商務法》(草案)規定,個人網店不需要工商登記,罰款頂格處罰僅50萬元。”曾蓉認為,維權法律主體不明晰、違法成本太低是導致電商產品假冒偽劣比例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曾蓉建議,增加電子商務質量監管的程序性規定和違法調查的取證指導,統一監管手法和明確量刑標準,同時結合實際出臺相應配套的部門規章,為電商產品質量監管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據。
曾蓉表示,創新質量監管手段,促進電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還需要完善各部門間的聯動監管機制。她說,現行監管模式以隨機抽查為主,質檢、公安、工商、商務、稅務、海關等部門分頭管理,與電子商務多區域、多環節、多主體、體量巨大的現狀不相適應,單一部門監管存在職責邊界難以閉環,監管模式已嚴重滯后于網絡經濟的創新發展。建議全國“一盤棋”統籌推進電商監管,利用數據挖掘和“數字化”證據鏈等手段,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電商產品質量的“精準監管”。
“現在都說大數據,電商質量監管也要發揮大數據的力量,激活監管數據在倒逼質量提升中的作用。”曾蓉表示,目前質量監管沒有互通共享的數據平臺,電商平臺的用戶信息、購物習慣等數據也僅限于內部使用,無法通過監管數據來分析產業的供需變化,制約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她建議,盡快建立質量監管的大數據平臺,動態分析社會需求,實時指導企業按需生產,避免消費品的同質化競爭,促進供給側的質量水平提升,為質量時代的來臨夯實質量基礎。
曾蓉說,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吹響了質量時代的號角,質量人要擼起袖子畫好質量藍圖。
《中國質量報》